夜里,别人都睡了,阿燧还在月光下练习。他坐在空地上,双腿夹住木板,双手握住木钻,一遍遍重复转动的动作。汗水浸湿了他的兽皮裙,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可只要一想到族里人冻得发抖的样子,他就又咬紧了牙关。
第五天,木钻终于冒出了第一缕青烟。阿燧激动得手都抖了,赶紧把艾草放上去吹,可因为太急,一口气吹得太猛,把火星吹灭了。他蹲在地上,懊恼地捶了下自己的腿。
“要像春风吹草那样,轻一点,慢一点。”华胥氏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盏油灯,“火像个孩子,得哄着,不能逼着。”
阿燧点点头,重新再来。这一次,他屏住呼吸,嘴唇轻轻对着艾草,均匀地送出气息。青烟越来越浓,一点橘红色的火星慢慢亮了起来,像一颗跳动的心脏。“成了!”阿燧低呼一声,看着火星渐渐燃成火苗,眼泪又掉了下来,这一次,是热的。
除了取火,华胥氏还教他用火的规矩。“每次用火,要在空地上挖个坑,周围清出杂草,”华胥氏带着他看村里的石灶,“用完火,要用水浇透,再盖层土,确保没有火星残留。山林是咱们的家,烧了就没地方去了。”
他还教阿燧用火煮食物:“生肉有腥气,火能去掉;野果有涩味,火能变甜。但火也会抢走食物的精气,煮得太烂就不好了。”阿燧第一次吃到烤熟的兽肉,那香味让他几乎咬掉舌头——原来食物可以这么好吃。
半月时光,转瞬即逝。这天清晨,华胥氏把阿燧叫到身边,递给他两根打磨好的木钻和木板,还有一包干燥的艾草。“你学得很快,这些你带着。”他又嘱咐道,“回去后,要教族人好好用火,也要告诉他们,草木是火的娘,要爱护草木,只砍枯树,不伐活林,不然天地会发怒,收走火种的。”
阿燧接过东西,眼眶有些发红。他再次跪下磕头,额头贴着土地,久久没有抬起。起身时,他看到华胥国的人都站在木屋前,手里拿着各种东西——阿禾给他装了满满一袋艾草和芦花;那个发现他的男子把烤好的兽肉递过来,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还有个老婆婆,塞给他几双新做的草鞋,鞋底纳得厚厚的。
“路上吃。”他们说,声音里没有陌生,只有温暖。
阿燧接过东西,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向北方走去。他走得很快,怀里的木钻和艾草像揣着一团火,暖得他心里发烫。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忍不住掉下泪来。
四、薪火相传:从山洞到人间的温暖
走了四天,阿燧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山崖。远远地,他就扯开嗓子喊起来:“我回来了!我带回制火的方法了!”
山洞里的族人听到声音,纷纷跑了出来。老巫拄着骨杖,快步走到他面前,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着他,手都在发抖:“你……你真的学到了?”
阿燧点点头,没顾上喝水,立刻找了块平坦的空地。族人们都围了过来,孩子挤在前面,大人站在后面,连最胆小的女人们也探着头,眼睛里满是期待。
阿燧深吸一口气,按照华胥氏教的方法,把桦木板放在地上,用脚紧紧夹住;然后拿起栎木钻,顶端抵在掌心,底端插进木板的小坑里。他闭上眼睛,回想阿禾教的动作,手臂慢慢转动起来。
一圈,两圈,三圈……木钻与木板摩擦的地方渐渐热了起来,发出“沙沙”的轻响。阿燧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木板上,瞬间就被蒸发了。
“快点!再快点!”有族人忍不住低声喊道。
阿燧没有加快速度,依旧保持着均匀的节奏。他想起华胥氏的话:“火急不得,得顺它的性子。”
突然,一缕青烟从木坑中冒了出来,细细的,像一根丝线。“冒烟了!真的冒烟了!”族里的孩子兴奋地喊了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阿燧赶紧停下,小心翼翼地把艾草絮放在冒烟的地方,然后低下头,轻轻吹了起来。他的嘴唇离艾草只有寸许,气息均匀而绵长,像春风拂过草地。
青烟越来越浓,越来越白。突然,一点橘红色的火星跳了出来,在艾草絮中闪了闪,然后“呼”地一下,火苗蹿了起来!
“火!是火!真的是火!”族人们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崖壁都在响。他们纷纷伸出手,围着火堆转,感受着那久违的温暖。有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伸手想去摸火苗,被母亲赶紧拉住,孩子却咯咯地笑,指着火苗说:“暖……暖……”
老巫看着跳动的火苗,浑浊的眼睛里滚下两行泪,他喃喃地说:“阿爷要是能看到,该多高兴啊……阿爷,火回来了……”
喜欢虞朝的故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虞朝的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