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晶震缓冲剂!” 星萌芽的指令果断,陨维芽通过管道将缓冲剂注入防护盾核心,盾体的淡蓝光逐渐明亮,能量回升至 90%;沧澜则带着学者,用星宇 A 的液态能量修复接口,防止暗物质泄漏;辛明的屏幕突然弹出新预警:“暗晶区方向,10 个‘混沌晶簇’正朝我们移动,直径 10 米,能量强度 0.5Hz,预计 1 小时后抵达!”
混沌晶簇是附着型混沌流的聚合体 —— 淡白晶簇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淡金混沌层,随晶震不断脱落,形成混沌粒子雾。联合探索队快速布防:墨维芽在探索舰周围布设 “暗物质感应线”,形成直径 1 公里的包围圈;陨维芽将 10 台清除装置按环形排列,组成 “清除带”;律维芽(留守原星宇)通过跨星宇通道,同步 6 个锚点的能量频率,为探索舰补充防护盾能量。
1 小时后,混沌晶簇抵达感应线范围 —— 墨维芽触发开关,淡黑能量从感应线中爆发,像绳索般缠绕住晶簇,使其移动速度减缓 50%;陨维芽启动清除装置,淡黑 - 淡白能量形成的光网覆盖晶簇,淡金混沌层逐渐剥离,露出内部纯净的淡白晶核;辛明则用探测仪记录数据,“混沌晶簇的核心是晶态本源,混沌层是外部吸附形成的,清除后可作为纯净能量源使用。”
15 分钟后,10 个混沌晶簇全部处理完毕,探索舰周围的晶态环境恢复纯净。辛明的监测屏突然捕捉到一道强远古能量信号:“暗晶区深处 3 光年处,有远古跨星宇文明的印记信号,与雾隐星域的本源契约印记同源!信号强度 0.6Hz,与混沌信号完全重叠,是实验遗址!”
就在探索队准备深入暗晶区时,联盟总部的紧急预警传来:“星宇 B 的晶震出现异常,周期从 28 分钟缩短至 10 分钟,强度升至 0.8Hz,暗晶区的混沌信号增强至 0.4Hz,继续深入可能遭遇不可控风险!”
星萌芽权衡后决定:“记录实验遗址坐标,采集暗晶区的混沌样本,返回临时基地。星宇 B 的混沌流特性复杂,需要联合联盟制定更详细的攻坚计划,不能冒进。”
探索队按计划撤离,返程途中,辛明的团队解析混沌样本,发现 “星宇 B 的混沌因子含‘晶态适配基因’,能快速适应晶态环境,这也是二次附着的原因;实验遗址的信号中,含‘混沌控制实验’的残留数据,推测远古文明曾尝试用晶态能量控制混沌流,最终失控导致混沌扩散。”
回到临时基地后,联合探索队向联盟总部提交 “星宇 B 初探报告”,提出三项核心建议:①研发 “晶态 - 暗物质混合清除技术”,批量生产适配型清除装置;②在明晶区建立 “跨星宇监测站”,实时监控混沌与晶震动态;③邀请星宇 B 守护者加入联盟,共享本地环境情报,协同制定遗址探查计划。
联盟总部当天批复:10 天内调派原星宇与星宇 A 的技术团队,支援监测站建设;接纳星宇 B 为联盟第 36 个成员,晶澈作为代表参与联盟决策;星宇 B 实验遗址的深入探查,定为联盟下月核心任务。
章节结尾,探索舰准备返回原星宇,晶澈通过跨星宇通道,将一枚 “星宇 B 晶核样本”(明晶区最纯净的晶态能量)传送至舰上:“这枚晶核能帮助你们优化设备,星宇 B 的所有守护者,都期待与联盟携手,彻底清除混沌威胁。” 墨维芽留下 2 只暗物质精灵,作为监测站的 “混沌预警信使”;辛明则将星宇 B 的监测数据接入跨星宇共享系统,36 方联盟成员可实时查看。
夜幕下,探索舰驶离星宇 B,舷窗外的淡白晶态山脉逐渐模糊,跨星宇通道的淡蓝光带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这片晶态星海与联盟的核心。辛明的监测屏显示 “星宇 B 混沌信号稳定 0.38Hz,晶震恢复 28 分钟周期,监测站建设准备进度 20%,星宇 C 混沌信号 0.1Hz(无异动)”。
星萌芽站在舰桥,手中的晶核样本与跨星宇共生徽章产生柔和的 “晶态 - 共生共振”,样本表面的淡白光与徽章的七彩光交织。她知道,星宇 B 的初探只是跨星宇联盟守护之路的又一步,远古实验遗址的秘密、附着型混沌流的根除、星宇 C 的潜在隐患,还有更多未知的星宇等待探索,但只要联盟的 “多元共生” 信念不变,就能跨越所有挑战。
辛明的监测屏最后一次更新数据:“星宇 B 初探完成度 60%,跨星宇监测站准备 20%,混沌特性解析 40%,联盟成员 36 方(星宇 B 待正式加入)—— 跨星宇的守护,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星海携手,共同筑起永恒的共生防线。” 远处的星空中,探索舰的淡蓝尾焰划破黑暗,朝着星韵草甸的方向返航,也朝着更广阔的跨星宇守护未来,继续前行。
喜欢星宇之境,本源王权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星宇之境,本源王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