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生态实验室的路程藏在钢铁森林最幽深的腹地,沿途的建筑残骸愈发密集,高耸的楼宇倾斜着相互支撑,像一群垂暮的巨人,将天空挤压成狭长的光带。地面覆盖着厚厚的黑色腐殖层,那是百年间植物枯败与金属锈蚀混合的产物,一脚踩下去,会陷进半指深的泥泞,散发着潮湿的铁锈味。
“注意左侧的通风管道。”小林突然停下脚步,探测仪屏幕上跳出一串红色预警,“里面有机械生物活动的信号,像是‘夜影’的巡逻单元,但信号很弱,像是处于休眠状态。”
阿凯端着重机枪,枪口对准通风管道的入口:“要不要直接摧毁?万一它们突然苏醒,我们会腹背受敌。”
“别碰它们。”阿夏按住阿凯的枪管,目光落在管道口边缘的刻痕上——那是和通讯塔陷阱旁一样的红色蝙蝠标记,“这些是老人留下的屏障,用来挡住其他幸存者,不是针对我们的。只要我们不主动触发,它们就不会苏醒。”
队伍贴着墙壁,小心翼翼地绕过通风管道。走了大约半小时,前方突然出现一道断裂的天桥,桥下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只有零星的荧光苔藓在岩壁上闪烁,照亮了桥对岸那座嵌在楼宇间的白色建筑——生态实验室的轮廓终于清晰起来。
天桥的断裂处宽约三米,边缘的钢筋扭曲着向外突出。小远蹲在断裂处,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了一下距离:“我可以用绳索搭建临时通道,但是桥面的腐殖层很滑,过去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
老周从背包里拿出攀岩绳,将一端牢牢系在天桥的承重柱上:“我先过去固定绳索,你们在这边等着。”他熟练地将绳索绕在腰间,双脚蹬着岩壁,像一只敏捷的猿猴,很快就到达了对岸。
当所有人都安全通过天桥,站在生态实验室的大门前时,才发现这座建筑比想象中更残破。墙面布满弹孔,大门的玻璃早已碎裂,门口堆积着厚厚的灰尘,只有门框上的电子锁还泛着微弱的绿光,显示着内部系统仍在运行。
阿夏走上前,将通讯器贴近电子锁——老人输入的坐标里包含着开门权限。随着“滴”的一声轻响,电子锁的绿光变成了蓝色,大门缓缓向两侧打开,一股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与钢铁森林里的铁锈味截然不同。
实验室内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侧的房间门大多敞开着,里面的实验设备早已锈迹斑斑,玻璃器皿碎了一地。走廊尽头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屏幕上显示着“欢迎来到生态实验室”的字样,下方还有一行小字:“AI‘守护’已启动,全程监督检测流程。”
“这里就是‘守护’的核心区域吗?”小远看着电子屏,语气里带着好奇,“百年前的AI还能正常运行,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话音刚落,电子屏突然闪烁了一下,一个冰冷的机械音在走廊里响起:“检测到外来人员,身份已验证——‘绿穹计划’团队。根据指令,开启土壤检测区与基因比对室,请跟随指引前往。警告:任何试图破坏设备或篡改数据的行为,将触发销毁程序。”
随着机械音的消失,走廊左侧的一扇房门缓缓打开,里面透出白色的灯光。阿夏深吸一口气,对队员们说:“按照计划,小林和小远负责土壤检测,老周整理基因库的数据,我和阿凯守住门口,防止意外发生。记住,不要触碰任何未被‘守护’授权的设备。”
小林和小远走进检测室,里面的设备比想象中更先进——一台巨大的土壤分析仪摆在房间中央,旁边的培养箱里还保存着少量百年前的植物样本。小远将带来的土壤样本放进分析仪,按下启动键,仪器立刻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屏幕上开始跳动着各种数据。
“土壤酸碱度6.8,符合水稻生长标准。”小远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重金属含量0.02mg/kg,远低于安全阈值,活化菌剂的分解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小林则将稻种放进基因比对仪,与实验室里保存的百年前稻种基因库进行比对。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两条基因序列图谱,一条是他们带来的稻种,一条是百年前引发灾难的稻种。
“基因差异率37%。”小林指着屏幕上的图谱,“我们的稻种删除了会吸收重金属的基因片段,还加入了抗污染基因,和百年前的危险品种完全不同。‘守护’,请记录这份比对结果。”
冰冷的机械音再次响起:“基因比对结果已记录,土壤检测数据已存档。下一步,开启活体培育检测,请将稻种植入模拟生态舱,观察72小时生长情况。”
检测室另一侧的舱门打开,露出一个透明的生态舱,里面模拟了钢铁森林的自然环境——有仿制的阳光、湿度调节系统,还有和外界一致的土壤层。阿夏将怀里的稻种取出,小心翼翼地放进生态舱的土壤里,看着它们被薄土覆盖,心里满是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