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赐予的金色麦穗,只有人们洒下的汗水;没有天上掉下来的福薯,只有亲手翻动的泥土!你们嘴里说的什么,不过是把别人都忽略的细节,多想了想,多做了做而已!
话音还没落,我猛地转过身,亲手拉开了祭坛旁边早就准备好的一大块布幔。
布幔下面,是一片用暖棚精心搭建的苗床,一排排鲜嫩翠绿的红薯藤蔓,在微凉的春风里舒展着叶子,绿得晃眼。
我指着那些藤蔓,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这东西,生在南方荒野没人要的烂泥里,长在宫女们彻夜不熄的炉火旁,将来会成熟在大秦百姓自己家的锅灶里——它不上神仙的台面,只进老百姓的饭碗!如果这也能叫神迹,那天下每一个肯弯腰干活、肯动手尝试的农夫,就都是自己的神仙!
台下先是死一般的寂静,然后,人群中,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突然颤抖着跪在地上,用嘶哑的嗓子喊了一声:娘子……娘子说的是实话啊!是大实话啊!
这一声喊,就像火星掉进了干草堆。
当天晚上,阿芜带回来了宫外的密报:太学博士淳于越气得当场把自己的经案都给砸了,对学生们放狠话说这个女人心机太深,毁我们的道统于无形,必须除掉她。
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嬴政派心腹密使给我送来了一件东西——一卷完全空白的竹简,上面只用烙铁烫了两个字:继续。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考验,更是从来没有过的授权。
当天晚上,我挑亮了宫灯,在那卷空白的竹简上,提笔写下了酝酿很久的《治国五问》。
我把它伪装成一篇梦里遇到老头问答的志怪文章,实际上把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逻辑,全都暗藏在了里面。
一问百姓为什么会造反?
回答是:不是恨他们的君主,实在是饥寒交迫,活得没有希望了。
二问边境的祸乱怎么解决?
回答是:解决的办法不在长城修得多高,而在粮仓充实,民心安定。
三问怎么才能长治久安?
回答是:要让穷人有田种,干活的人有收获,有才能的人有出路。
在五问之后,我还附上了一幅亲手画的地图。
以关中平原为中心,用朱砂清楚地标出了河套平原的屯田区、巴蜀之地的灌溉水网、还有岭南山地的经济作物引种带,并且在图的最后,郑重地写下了七个大字:《十年富国策略图》。
第七天,凌晨。
天快要亮还没完全亮的时候,宫门还没开,西偏殿外面就传来了通报声。
廷尉李斯,居然亲自来了。
他让随从都退下,把我那份《治国五问》郑重地捧到我面前,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声音里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敬畏:陛下昨天夜里召我进宫,一晚上没睡。他指着你这幅图说——从今以后,凡是涉及农业政策、军队粮食、国库收支的事情,必须先问过姜月见。
李斯顿了顿,抬起眼睛看我,一字一顿地转达了另一句话:陛下还让我告诉你——你说你是凡人,寡人偏要让你,做成连神仙都做不到的事。
我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东方天边那抹挣脱黑暗、喷薄而出的晨光,手里紧紧握着另一份还没送出去的草稿,上面写着《科举雏形构想》。
穿堂而过的风,吹动了书桌上的那幅《十年富国策略图》,图上一道道朱红的线条,在晨曦中就像跳动的血脉一样。
它们已经不只是田埂和水渠了,而是一张正在精密编织、马上就要覆盖整个帝国的秩序之网。
我是这个时代的破壁人。
而一场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渗进这片古老而坚硬的土地。
但我好像忘了,推倒一堵高墙最直接的后果,不是看到墙外面的风景,而是会产生无数飞溅的碎石和瓦片。
而那些被砸到的人,是绝对不会跟你讲道理的。
喜欢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