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草原还浸在墨色里,-27℃的严寒把蒙古包的毡帘冻成了硬板。方静被一阵细碎的羊叫惊醒,披上皮袍掀帘而出,月光下的景象让她心口一紧:阿古拉抱着一只瘦骨嶙峋的小羊羔,跪在结霜的草地上,正用冻得开裂的嘴唇往羊羔耳朵里哈气。
“方老师,它快不行了。” 男孩的声音带着哭腔,小羊的四条腿已经僵硬,眼皮耷拉着,只有微弱的呼吸还在胸口起伏。不远处的羊圈里,几十只绵羊挤在一起发抖,地上的干草只剩下薄薄一层,最老的母羊正啃着沾雪的草根。
牧民巴图拄着牧羊鞭走过来,皮袍上落满霜花,他望着羊圈重重叹气:“今年旱得厉害,草场减产了大半,冬天的饲草早就见底了。” 他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袋,却怎么也打不着火,“昨天联系了旗里的收购商,明天就要来拉走十只母羊,不然剩下的羊都得饿死。”
方静摸出卫星电话,信号在寒风里忽明忽暗,终于接通时,她的声音忍不住发颤:“李老师,牧民要卖羊了…… 孩子们抱着小羊哭了一整晚,说再也吃不上羊奶了。” 电话那头传来李伟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沈亦舟查资料的念叨:“锡林郭勒盟去年饲草缺口近 10 亿公斤,现在调运至少要五天!”
清晨七点,“烟火厨坊” 的直播镜头对准了凄惨的羊圈。李伟的脸冻得通红,举着相机扫过啃草根的羊群,阿古拉还抱着那只病危的羊羔,把自己的羽绒服脱下来裹在羊身上。“家人们,牧区的第二场灾难来了 —— 饲草断了。” 他蹲下身掀开干草堆,底下全是冻土,“没有草,羊活不过一周;没有羊,牧民和孩子就没了收入和奶源。”
在线人数瞬间飙升至 5200 万,弹幕像雪片般密集。ID “饲草供应商老韩” 率先弹出长评论,头像背景是堆满干草的仓库:“李老师!我在赤峰有储备库!但现在雪封路,卡车根本进不去!锡盟去年就是因为调运晚了,死了两千多只羊!” 他附上一张雪景公路图,积雪没过护栏,翻车的货车横在路中央。
“光送干草没用!”ID “畜牧技术员小宋” 紧跟其后,连发三张羊只冻伤照片,“低温下干草营养价值低,羊吃了也扛不住冻!得加青贮饲料,既能增肥又能抗寒!我捐 10 吨发酵剂,能把玉米秸秆变成青贮!”
李伟突然指向镜头外:“小宋说到关键了!但牧区现在哪来玉米秸秆?” 话音刚落,巴图的妻子捧着个陶罐走过来,罐里装着黄褐色的粉末:“这是去年剩下的青稞麸皮,能不能给羊吃?” 方静尝了一口,粗糙的麸皮剌得嗓子疼,却看见阿古拉立刻抓了一把塞进嘴里:“奶奶说这个能填肚子,给小羊留着。”
弹幕瞬间沉默,随即被 “泪目” 刷屏。ID “退休教师赵姨” 的捐款提示弹出:“捐 5 万买干草!就算车进不来,用无人机投!”ID “大学生阿哲” 的团队头像跳动:“我们联系了周边农场,收集了 20 吨玉米秸秆!现在找冷链车运过去!”
“等等!”ID “农业工程师老陈” 突然连麦,画面里是堆满设备的厂房,“秸秆直接运过去会冻成硬块!得用粉碎 + 发酵一体化设备,现场制作青贮!我捐两套小型机器,再派技术员过去!” 他举起一袋发酵剂,“这是耐低温菌种,-15℃也能发酵成功,和青海湟源的青储技术一样管用!”
李伟的眼睛亮了起来,突然举起青稞麸皮罐:“家人们,今天教‘草原肉酥青稞砖’—— 既是孩子的能量餐,打碎了又是羊的救急粮!这就是邪修厨艺的硬道理:一物两用,救命为先。” 他把麸皮倒进新捐的抗冻锅,“没有面粉?用青稞麸皮代替;没有黄油?加牧民送的羊板油;既能给人补热量,又能给羊添营养。”
沈亦舟抱着盐冻羊肉边角料跑过来,肉上还带着冰霜:“昨天分割羊肉剩下的碎肉,剁碎了加进去,既能让青稞砖更鲜,又不浪费食材。正统做法要先熬羊油,但咱们直接把羊板油切碎,和肉一起炒出油脂,省时又省火。” 他边说边用粉丝捐的不锈钢刀剁肉,刀刃在低温下泛着寒光。
弹幕里的专业建议此起彼伏。ID “食品加工师小雅” 弹出配方表:“加 20% 的羊板油最合适!既能成型又不会太腻,我捐 1000 袋食用级模具,能做成小块方便携带!”ID “营养师王姐” 补充:“再加点奶粉!孩子吃补钙,羊吃能补充蛋白质,我联系乳制品厂捐 100 箱全脂奶粉!”
周小雨的键盘敲得飞快,捐赠台账上的数字飞速攀升:“李老师!老韩捐了 30 吨干草,老陈的设备已经装车,还有个叫‘茉酸奶’的品牌说每卖一杯酸奶捐 0.3 元,定向给牧区买饲草!” 她突然拔高声音,“新增捐款突破 80 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