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道上小太监们抬着檀木梯子往来穿梭,踮着脚往檐角、回廊、亭台悬上各式宫灯,灯壁用透光的皮纸糊住,上头描绘着花卉、瑞兽。
整座宫城仿佛被星火燎原一般,连太液池的冰面都落满了摇曳的光影,有个刚入宫的小太监望着这景象怔住,直到管事太监呦呵一声,“小猴儿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仔细检查着,瞧着哪处的灯灭了,立刻换下来,今儿是除夕,这可是好彩头,可不能灭了。”
乾清宫里更是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往来的小宫女们捧着一道道珍馐不断穿梭其中,更有数队宫女呈上滚烫的美酒,萧竹吹管之声络绎不绝。
“太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太监一声悠长的通报,殿内霎时静了下来。
只见太后身着藏青色八团龙凤褂,头戴镶珠点翠钿子,被帝后二人簇拥着缓步走入殿内。
“嫔妾等恭迎太后娘娘,恭迎皇上、皇后娘娘。” 众人齐齐起身,福身下拜,声音清脆整齐,在宽阔的殿宇中回荡。
皇后凤冠上的东珠与宝石在烛光下光华璀璨,目光徐徐扫过下面的嫔妃,这份唯有中宫才能享有与帝王并肩而立的殊荣,在她眼底化作一丝矜持的满足。
元岁寒率先举起鎏金九龙杯,沉稳有力的声音响彻大殿,“今夜除夕,万家团圆,朕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嫔妾等谨祝皇上万岁,太后娘娘万福,皇后娘娘千岁。” 众人再次齐声应和,一派祥和。
酒过三巡,殿内气氛渐渐活络,教坊司精心编排的歌舞一曲接着一曲,水袖翻飞间,高婕妤袅袅起身。
她今日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穿着一身娇艳的玫红色宫装,鬓上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高婕妤声音柔媚,眼波流转,带着毫不掩饰的期盼,“皇上,今夜除夕,嫔妾敬皇上一杯,愿皇上龙体康健,福泽万年。”
元岁寒的目光淡淡地扫过高婕妤,并未多言,只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虽未有多余的表示,但终究没有拂了她的面子。
高婕妤顿时喜上眉梢,脸上飞起红霞,心满意足地坐了下去。
她刚落座,对面便传来一声轻笑,笑声不高,却带着一丝慵懒的讥诮,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
只见戚昭仪倚在椅中,把玩着手中的琉璃盏,眼尾微微上挑,声音婉转如出谷黄莺,却字字带刺,“哟,高婕妤今儿这身衣裳真是鲜亮,跟御花园里新开的红梅似的,夺目得很,只是这敬酒的规矩,似乎还欠些火候,到底是心急了些……”
她语带讥讽,目光扫过上方的太后,“怎么忘了先敬太后娘娘?莫不是欢喜得过了头,连尊卑次序都顾不得了?”
高婕妤脸色瞬间由红转白,捏着帕子的手紧了又紧,却不敢在御前与得宠的戚昭仪争执。
闻听此言的太后,缓缓放下了酒杯,看向戚昭仪艳光四射的脸,这般跋扈,又如此得宠,万一诞下皇子,必成大患。
想到这些,太后脸色一沉,冷声道:“戚昭仪说差了,你们身为嫔妃,要紧的是伺候皇上,为皇家绵延子嗣,这些虚礼,大可免了。”
太后这番明显回护高婕妤的话,倒是让底下众人一愣。
梨花抿下一口甜酒,心下了然,戚昭仪这样张狂,连久经世事的太后也按捺不住了。
没等众人反应,元岁寒仿佛未曾听出其中的机封,对侍立在旁的卜喜淡淡吩咐道:“卜喜,将朕面前这碟新进贡的蜜渍金橙给戚昭仪送过去,朕记得,她偏爱这类甜润的果子。”
满殿霎时寂静下来,高婕妤几乎控制不住自己嫉妒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叠金橙。
戚昭仪的脸上却立刻绽放出明媚张扬、带着十足挑衅意味的笑容,她得意地瞥了一眼面色僵硬的高婕妤,又似笑非笑地扫过上方端坐的皇后,这才娇声道:“臣妾谢皇上赏赐,难为皇上还记得臣妾这点小小的喜好。”
说毕,还不忘向太后微微欠身,“太后娘娘素来宽厚,想必不会怪罪皇上怜惜嫔妾的这点小嗜好。”
梨花抬眼望去,果然见太后面色不虞,握着佛珠的手指已经收紧。
皇后将戚昭仪这副恃宠而骄的姿态清清楚楚地扫入眼底,面上依旧维持着雍容的笑意,但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冰冷。
皇上,连太后的颜面都不顾了,这样给戚昭仪脸面,究竟是因为借势打压谢氏,平衡后宫,还是因为,皇上对戚昭仪宠爱至深?
想到这里,皇后端起面前的酒杯,一仰而尽,借着甜腻的美酒,压下心头的苦涩,温和开口,“戚昭仪不必言谢,连这些微末处皇上都能记得,可见皇上对你的宠爱,这是你的福气,若能早日诞下皇子,本宫与母后更会高兴。”
戚昭仪慢慢从盘中拿起金橙,指尖剥开金黄的果皮,笑道:“皇后娘娘说得是,嫔妾会努力的。”
皇后死死捏住手中的酒杯。
恰在此时,徐容华弱弱的站起身来,轻声道:“嫔妾敬皇上与皇后娘娘一杯,愿皇上皇后,同心同德,六宫和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