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振华主任那句“暂停一切临床工作,配合调查”的初步处理决定,如同一道冰冷的枷锁,沉重地扣在了陈墨的肩上,也仿佛为这场深夜惊魂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走廊里的人群逐渐散去,只剩下惨白的灯光映照着陈墨孤寂的身影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紧张分子。家属在孙小军“体贴”的引导下,暂时前往休息区等待,但那压抑的哭泣和愤恨的目光,却像无形的鞭子,抽打在陈墨的心上。
然而,就在陈墨以为这初步的审判已经结束,他至少可以暂时喘息,凝聚心力去寻找那渺茫的证据时,一直扮演着“沉痛同事”角色的孙小军,却突然上前一步,站到了正准备转身去处理后续事宜的刘振华面前。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混合着犹豫、挣扎与最终“出于职业责任不得不言”的复杂表情,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尚未完全走远的几位医护人员,以及隐在走廊转角阴影里的陈墨,清晰地听到。
“刘主任……有……有一个情况,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孙小军欲言又止,显得十分“为难”。
刘振华停下脚步,眉头再次蹙起,脸上带着被打扰的不耐与审视:“还有什么情况?说。”
孙小军仿佛下定了决心,深吸一口气,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陈墨的方向,带着一丝“惋惜”与“无奈”,开口说道:“主任,是关于陈墨医生给患者用药前的情况……我……我中途回来送药的时候,正好瞥见……瞥见陈医生好像……非常匆忙。”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加强话语的效果:“当时患者疼得厉害,呻吟声很大,陈医生看起来压力也很大。我好像看到……他拿着药和医嘱单,似乎……并没有像我们严格规定的那样,进行‘三查七对’,或者至少,那个核对的过程……非常快,几乎是扫了一眼,就……就准备给患者用药了。”
他这番话,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
“匆忙用药”、“未严格进行三查七对”、“核对过程非常快”——这些词语,每一个都是医疗操作中的高压线,是绝对不容触碰的底线!孙小军此举,已不仅仅是暗示陈墨“用药疏忽”,而是直接将指控升级到了“违反核心医疗操作规程”的严重程度!这已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和原则问题!
“你胡说!!”一声压抑不住的、带着愤怒与颤抖的斥责,从角落传来。是护士小林!她气得脸色通红,忍不住站出来,“陈医生当时明明很仔细地核对了执行单,我还等他签完字才……”
“林护士!”孙小军立刻打断了她,语气带着一种“理解”却又“不容置疑”的“公正”,“我知道你和陈医生关系不错,想为他说话。但当时情况混乱,你可能也没有看得特别清楚。我站的角度,刚好能看到陈医生手部的动作,确实……显得有些急切。毕竟,我们都想尽快缓解患者的痛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
他再次巧妙地将“可能未按规定流程操作”这个重磅指控抛了出来,并且用“心情可以理解”来包装,显得自己并非恶意指控,而是“客观陈述”,甚至还有点“体谅”陈墨的意味。他堵住了小林的辩解,将她的作证归因于“关系好”和“没看清”。
刘振华主任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如果孙小军的“证词”属实,那么这件事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不再是简单的医术探讨或意外,而是严重违反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重大责任事故!他猛地转向陈墨,目光如炬,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和压迫感:
“陈墨!孙医生说的是否属实?!你用药前,到底有没有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进行核对?!”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陈墨身上。这一次,目光中的意味更加复杂,震惊、怀疑、甚至是一丝鄙夷。违反核对制度,这在任何医院都是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是导致医疗事故最常见、也最不能被容忍的原因之一!
陈墨站在原地,感觉全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冻结,又在下一秒疯狂地涌向头顶!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孙小军,看着那张道貌岸然、却吐出如此恶毒谎言的脸!他从未想过,一个人的心肠可以歹毒到如此地步!这已不仅仅是陷害,这是要将他彻底踩入泥沼,永世不得翻身!
巨大的愤怒如同火山岩浆,在他体内奔腾咆哮,几乎要冲垮他的理智堤坝。他真想冲上去,揪住孙小军的衣领,将他所有的阴谋和盘托出!
然而,残存的、强大的理智死死地拉住了他。证据!还是没有证据!孙小军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就是看准了现场没有第三方能完全证实核对过程(小林的话已被他预先定性为“不可观”),看准了在“急切缓解患者痛苦”这个看似合理的动机下,他匆忙核对的行为具有“可信度”。此刻自己任何情绪化的反驳和指控,在刘主任和众人看来,都只会是狗急跳墙的狡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