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手机的同时响起,如同两声尖锐的号角,正式吹响了“Moonlight”A轮融资的角逐战。沈清月身处漩涡中心,瞬间感受到了来自两个方向的巨大引力。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先对李哲做了个手势,示意他接听渊渟资本周铭的电话,并按照预案进行专业沟通。然后,她拿起自己的手机,按下了接听键,语气平稳地回应顾言深:
“言深,我这边有点急事需要处理一下。关于融资的安排,我们晚点再详细沟通,可以吗?”
顾言深在电话那头似乎顿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了惯有的温和与体贴:“当然,你先忙。我等你消息。”他表现得极有耐心,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或急切。
挂断顾言深的电话,沈清月立刻将注意力转向李哲那边。李哲正用专业的口吻与周铭交流,内容主要是确认收到BP,并约定后续初步尽职调查的资料清单和时间安排,全程公事公办,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或试探。这符合陆廷渊一贯的冷静和效率至上的风格。
处理完这个插曲,工作室里短暂地安静下来。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凝重。沈清月知道,这只是开始。顾言深的主动来电和渊渟资本的程序化跟进,标志着两大巨头已经正式入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至关重要。
她没有立刻回复顾言深,而是先召集李哲和杨薇开了一个简短的内部会议。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沈清月目光扫过两人,“热度已经起来,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沉住气。李哲,你负责与所有外部机构的初步接洽,严格按照统一口径回复,不承诺,不拒绝,只收集信息。重点观察渊渟资本后续的尽调要求和反应速度。杨薇,你确保‘溯光’系列的最终样品万无一失,这是我们谈判的核心筹码。”
部署完毕,她才回到办公室,拨通了顾言深的电话。
“忙完了?”顾言深的声音带着笑意,似乎一直在等她的电话。
“嗯,抱歉久等。”沈清月语气客气。
“没关系,正事要紧。”顾言深切入正题,语气变得认真而正式,“清月,关于‘Moonlight’的A轮融资,星曜内部已经完成了初步评估。我们对你们的商业计划书和品牌前景非常认可,可以说,远超预期。”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真诚的赞赏:“尤其是你提出的‘全球影响力的东方设计师品牌’这一定位,非常有魄力和远见,与我们星曜传媒国际化战略和提升文化影响力的方向高度契合。基于此,我们希望能够成为‘Moonlight’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沈清月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顾言深继续说道,语气清晰而有力,“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初步的投资意向书(Term Sheet),希望能第一时间与你沟通。”
这么快就拿出了TS?沈清月心中微动。这效率,确实体现了顾言深的重视程度和星曜的决策速度。
“请讲。”她言简意赅。
“好的。”顾言深的声音通过电波传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第一,估值。基于‘Moonlight’目前的增长曲线、品牌壁垒和未来潜力,星曜给出的投前估值是5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我相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诚意和对品牌价值的最高认可。”(这个估值,远高于沈清月团队内部预设的底线,甚至比目前市场上流传的最高预期还要高出不少。)
沈清月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个估值,确实慷慨得令人心动。
“第二,投资额和股权比例。我们计划领投本轮融资,投资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占投后20%的股权。剩余额度,可以由你们引入其他跟投方,我们愿意共同协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公司治理和运营自主权。”顾言深的语气格外郑重,“星曜充分尊重你和团队对‘Moonlight’的绝对主导权。TS中明确:星曜委派一名董事,但重大决策(如业务方向变更、核心团队任命、预算外重大开支等)均保留你的否决权。日常经营管理,由你和现有团队全权负责,星曜不干预。我们希望的是赋能,而不是控制。”
这条款,几乎可以说是风险投资中能给出的最友好的条件之一,极大程度地保障了创始团队的自主性。
“第四,资源注入承诺。”顾言深列出了具体的赋能清单:“星曜将开放其全球高端媒体资源库,为‘Moonlight’提供价值不低于5000万人民币的年度品牌曝光支持;利用旗下渠道,协助‘Moonlight’进入北美和欧洲至少50家高端百货和买手店;并利用集团影响力,为‘溯光’高定系列对接国际顶级时尚活动和明星资源。”
最后,他补充道:“TS的其他条款,如反稀释、清算优先权等,均采用标准创始人友好型条款。我们希望能尽快安排下一轮细节谈判,争取在两周内完成签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