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住建局长的“政绩”,都是豆腐渣工程!
清晨的阳光,穿过县委大院里高大的梧桐树,在苏正新办公室的红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间办公室太大,也太空,以至于阳光都显得有些清冷。
苏正一夜未眠。
他没有被晋升的喜悦冲昏头脑,脑海里反复回响的,是那位老人在“惠民居”墙角下拔草时,浑浊眼眸里的那点星火,以及那句近乎于祈祷的叹息——“万一哪天,老天爷开眼了呢?”
老天爷会不会开眼,苏正不知道。但他知道,他坐在这间办公室里,就不能只等着老天爷开眼。
他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内线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被迅速接起,对面传来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您好,审计局办公室。”
“我是苏正。”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零点五秒,紧接着,是一个明显拔高了八度的、充满热情的嗓音:“苏书记!您好您好!我是审计局的刘毅啊!恭喜苏书记履新!您有什么指示?”
这变脸的速度,让苏正觉得有些滑稽。他能想象出电话那头,那位刘局长从椅子上弹起来,一边点头哈腰一边接电话的模样。
“刘局长,客气了。”苏正的语气平淡无波,“我需要‘惠民居’保障房项目从立项至今,所有的审计报告、资金流向审查记录,以及相关的工程监理方、施工方的资质审计文件。全部,一份都不能少。半小时内,送到我办公室来。”
“是是是!保证完成任务!”刘毅的声音斩钉截铁,仿佛在立军令状,“我亲自给您送过去!”
挂掉电话,苏正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知道,这个电话打出去,就像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下了一块石头,涟漪很快就会扩散到每一个相关的角落。
他要等的那条鱼,自己会上钩的。
果不其然,还不到二十分钟,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新来的秘书小王探进头来,低声道:“苏书记,住建局的孙国富局长来了,说有重要的工作要向您汇报。”
苏正眼皮都没抬一下:“让他进来。”
门开了,一个身材微胖、梳着油亮大背头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没打领带,领口的两颗扣子随意地解开,手里夹着一个厚厚的皮质公文包,脸上挂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
他就是清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国富。
“苏书记!哎呀,总算见到您了!”孙国富一进门就伸出双手,快步上前,热情洋溢地仿佛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早就想来拜访您,又怕打扰您工作。您这刚上任就抓我们住建的重点工作,我们真是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啊!”
苏正站起身,与他轻轻握了握手,便松开了。他的手很干燥,而孙国富的手心,却有些湿热。
“孙局长坐。”苏正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孙国富顺势坐下,却没有坐实,只坐了沙发的三分之一,上身微微前倾,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聆听教诲的姿态。他将公文包放在腿上,熟练地打开,从里面抽出一沓装帧精美的彩色报告。
“苏书记,我一听说您关心‘惠民居’项目,就连夜把最新的进展报告整理出来了,向您汇报!”他将报告双手奉上,放在苏正面前的茶几上,“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我们住建局近几年来,投入心血最多、攻坚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
孙国富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汇报。他的嗓门洪亮,辞藻华丽,从项目立项的宏大背景,说到征地拆迁的复杂艰辛,再到资金短缺时他如何“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去市里省里争取支持。在他的描述里,这个烂尾的“鬼城”,俨然成了一座凝聚了他无数心血和智慧的丰碑。
“……当然,目前项目也确实存在一些阶段性的困难,”孙国富话锋一转,开始巧妙地铺垫,“主要是部分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前几年雨水天气特别多,对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请书记放心,这些都是小问题!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项整改小组,正在逐一排查,逐一攻克!我向县委保证,不出半年,一定让老百姓住上称心如意的好房子!”
他讲得声情并茂,说到动情处,甚至还用手背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仿佛自己是那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功臣。
苏正一直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偶尔翻动一下那份印刷精美的报告。报告的封面上,是“惠民居”的效果图,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孩子们在塑胶跑道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在花园长椅上惬意地下棋。
这图画得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讽刺。
等孙国富终于口干舌燥地停下来,端起茶杯准备润喉时,苏正才缓缓开口。
“孙局长,辛苦了。”
孙国富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连忙咽下,谦卑地笑道:“不辛苦不辛苦,为人民服务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