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说出“效果非常显着”这几个字时,他自己都觉得有些魔幻。几天前,他还在跟人嘲笑这计划异想天开,现在,他却成了这个计划最权威的“解读人”。
方蕊和摄像师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喜。他们原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下基层采访,没想到能挖到这么一个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还有一个如此“接地气”的官员现身说法。
“谢谢您,钱部长。您的介绍非常精彩。”方蕊由衷地说,“我们接下来想在城里随便走走,亲身感受一下这个计划带来的变化,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欢迎,热烈欢迎!”钱卫国如蒙大赦,赶紧顺坡下驴,指着远处说,“你们可以去商业街看看,去老旧小区转转,我们清河现在,处处都是新风貌!”
送走了电视台的采访车,钱卫国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衬衫都湿透了。他拧开保温杯,猛灌了一大口已经凉透了的枸杞水,那股苦涩的味道,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而这一切,正通过一部手机,实时直播到了林正的办公室。
徐晴举着手机,屏幕上正是钱卫国接受采访的画面,她想笑又不敢笑,肩膀一抖一抖的。
林正没有笑。他静静地看着屏幕里那个被“绑架”的副部长,看着他从一开始的局促不安,到后来不得不硬着头皮侃侃而谈。他知道,这不是他设计好的剧本,但这比任何剧本都更完美。
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它不是来自红头文件,也不是来自领导的命令,而是来自人心。当足够多的人认同一种价值,它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场”,裹挟着所有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钱卫国,就是被这个“场”所裹挟的、最生动的一个例子。
林正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系统面板。
那颗璀璨的“紫微星火”,似乎又明亮了一分。在它的照耀下,金色的官气愈发显得厚重、凝实。
【叮!检测到宿主推动的社会风气,通过市级媒体的传播,正在产生更广泛的正面影响。民心值持续增长,官气正在被动提纯。】
被动提纯?林正心中一动。这似乎意味着,只要这股向好的风气能够自我维持、自我发展,哪怕他什么都不做,他的官气也会在民心的滋养下,不断精进。
这才是“功德成圣”的真谛。真正的治理,不是靠一个人去冲锋陷阵,而是建立一个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市电视台的采访车,正像一条好奇的鱼,在清河的大街小巷里穿行。
方蕊没有去县里推荐的任何“示范点”。她让司机随意地开,看到哪里有意思,就停下来。
她看到,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走过一个垃圾桶时,很自然地弯腰捡起了旁边地上的一个饮料瓶。
她看到,一家临街的包子铺,老板娘在生意间隙,正拿着一把小扫帚,仔细地清扫着店门口的地面,而那地面,其实已经很干净了。
她采访了一个正在公园里带着孙子玩耍的老人,问他感觉县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老人想了想,指着自己的心口,用一种朴素的语言说:“最大的变化?是这儿。以前觉得这城是县长的,现在觉得,这城是我们自个儿的。弄脏了,自己心疼。”
摄像机的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没有一句口号,没有一个“演员”,但每一个画面,都比精心编排的宣传片,更有冲击力。
方蕊心中的震撼越来越强烈。她做过太多城市的报道,见过太多流于表面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那些活动,往往是检查组一来,就全民动员,鸡飞狗跳;检查组一走,就立刻打回原形。
但清河县不一样。这里的文明,似乎已经内化成了一种市民的习惯,一种不动声色的日常。
“这个林正,有点意思。”她对着身旁的摄像师轻声说,“一个计划,能做到这个地步,不简单。我越来越想见见他本人了。”
就在她的采访车拐过一个街角,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时,一辆黑色的奥迪轿车,挂着市委的牌照,正从相反的方向,悄无声息地驶入了清河县城。
车后座,一个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没有看窗外那些干净的街道,而是翻看着手里的一份档案。档案的第一页,赫然印着两个字:
林正。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官场亨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