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的春江市,像一只陷入深眠的巨兽,只有动脉般的城市主干道上,还流淌着稀疏的车灯。
周毅坐在副驾驶上,双手死死地攥着安全带,手心里全是湿冷的汗。他不敢看身旁开车的林正,只能盯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路灯,每一盏灯都像一只窥探的眼睛,让他心惊肉跳。
他的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那份来自未来的合同,赵东来发来的银行流水截图,还有林市长最后那个匪夷所思的指令——回家睡觉,明天去看沙盘。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越他理解能力的荒诞感。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参与一场官场博弈,而是被绑上了一艘深夜出海的幽灵船,船长是个看起来冷静、实则疯狂的年轻人,正带着他驶向一片名为“真相”的、布满了暗礁和海怪的未知水域。
林正开得很稳,车里没有开音乐,只有空调出风口轻微的“呼呼”声。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一场足以掀翻春江市政坛的惊天发现,而只是一次普通的加班。
这种极致的平静,比任何歇斯底里的咆哮都更让周毅感到恐惧。他觉得林市长的身体里,似乎住着一个与年龄不符的老灵魂,这个灵魂此刻正站在万丈悬崖边,冷静地计算着风速和下一步的落脚点。
“市长……”周毅终于忍不住,喉咙干涩地开口,“我们……真的就这么回家了?那份合同……万一他们连夜就去销毁了怎么办?”
林正没有看他,目光平视着前方空旷的道路。“他们不会。”
“为什么?”
“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份合同是完美的,是他们精心准备的‘防火墙’。”林正的语气很淡,“一个猎人,在陷阱没有被触发之前,是不会轻易去移动它的。移动,本身就是一种暴露。”
周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依旧七上八下。
车子停在了周毅家小区楼下。
“回去好好睡一觉。”林正下车前说,“明天早上八点,我来接你,记得别穿单位的衣服,随意点。”
周毅机械地道了别,看着林正的车汇入夜色,消失不见。他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家,妻子和孩子早已熟睡。他站在客厅里,看着窗外城市的轮廓,第一次感觉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是如此的陌生和危险。
他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周毅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打开门时,看到林正已经等在门口。他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色T恤和一条牛仔裤,脚上一双运动鞋,看起来就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周毅也换上了一身便装,两人坐上车,一路无话,最终停在了一栋极具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前——春江市规划展览馆。
今天是工作日,展览馆里人烟稀少,显得格外空旷。两人走进去,大厅中央那座巨大的城市沙盘,立刻攫住了所有的视线。
那是一座被缩小数千倍的春江市。高楼大厦、街道桥梁、公园绿地,甚至连街边的路灯和行道树都做得惟妙惟肖。复杂的灯光系统模拟着日夜交替,流光溢彩,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周毅被这宏伟的景象震撼了,一时竟忘了昨夜的恐惧。
“看到什么了?”林正站在沙盘前,双手插兜,静静地问。
“看到了……春江市的未来。”周毅发自内心地说,“很壮观,很漂亮。”
“嗯。”林正不置可否,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沙盘边缘一个毫不起眼的区域,“这里,是城南的数据中心,‘天环科技’的总承包项目所在地。”
他的手指顺着一条在地底下用蓝色光带表示的线路移动。“这是主光缆的铺设路线,它连接着全市超过三万个神经元节点——摄像头、传感器、应急桩。”
他又指向几个不同的位置,“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是三个超高压变电站,为整个智慧城市系统提供能源。任何一个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会瘫痪一半。”
周毅顺着他的指点看过去,那些原本只是模型的建筑和线路,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了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络。
“我们昨晚看的那三百多份卷宗,是这张网的‘设计图’。”林正的目光在沙盘上巡视,像一位审视自己战场的将军,“每一份合同,每一份报告,都对应着沙盘上的一个点,或者一条线。”
“可我们找到的那份合同,日期是错的。”周毅急切地说,“那才是关键!”
“那不是关键,那是鱼饵。”林正摇了摇头,纠正他,“对方故意留下一个看似致命,却又无法形成直接证据的漏洞,就是想让我们像条饿疯了的鱼一样,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咬钩。”
“一旦我们拿着这份合同去大做文章,他们就会立刻反咬一口,说这是打印错误,是临时工的疏忽。然后,他们会动用所有力量,把水搅浑,把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到这个‘打印错误’上来。到那时,我们就从‘调查者’,变成了‘构陷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