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主控室的空气,在“星火哨站”的通讯结束后,依旧残留着一种凝重的、山雨欲来的紧张感。老陈站在巨大的控制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金属表面,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屏幕上显示的、关于“空间涟漪区”的实时动态数据流。那不断扭曲、扩张的能量图谱,像是一道缓慢蔓延的伤口,刻印在锈带的心脏地带。
铁皮罐头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身体虽然因为纳米药剂的作用在快速恢复,但精神上的疲惫和冲击却难以立刻平复。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铸造之主”、“虚空掠食者”、“空间涟漪”这些词汇,它们所代表的恐怖景象,远比直面黑齿轮的动力装甲士兵更让他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寒意。他低头看着自己那双布满老茧和新伤的手,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卷入的旋涡,远比拾荒者的生存挣扎要宏大和危险无数倍。
“害怕吗?”老陈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传来,打破了沉默。
铁皮罐头愣了一下,老实地点了点头,随即又用力摇了摇头。“怕……但更怕什么都做不了,等死。”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狠劲。废土的生存法则早已教会他,恐惧无用,唯有挣扎求存。
老陈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却带着沉重疲惫的笑容。“很好。保持这份清醒和勇气,我们才有一线生机。”他走到铁皮罐头面前,递给他一个类似平板电脑,但更轻薄、屏幕材质特殊的设备。“这是‘星火哨站’共享过来的部分基础数据,关于‘空间涟漪区’的特性和已知的‘虚空掠食者’的初步资料。你需要尽快熟悉这些信息,它们是未来战场的情报基础。”
铁皮罐头接过设备,入手微凉。屏幕亮起,显示出简洁的界面和大量他仍需要借助翻译辅助才能理解的文字和图表。他看到了那种如同透明水母般的空间扭曲区域的更多细节图片,也看到了一些形态诡异、如同由阴影和尖锐骨骼构成的生物素描——虚空掠食者。资料显示,这些生物没有固定形态,擅长利用空间扭曲进行短距离瞬移,攻击方式诡异,对常规能量武器有一定抗性,但似乎对某种特定频率的声波或粒子束比较敏感。
“这些东西……怎么打?”铁皮罐头感到头皮发麻。
“所以我们需要合作,需要学习和适应。”老陈指了指设备,“‘星火哨站’承诺会提供针对性的武器蓝图和技术支持。但在那之前,你需要先打下基础。”他的目光变得严肃,“从今天起,你的训练强度要加倍。不仅仅是识字和基础生存技能,你要开始学习能量武器的基本原理、简易陷阱的制作、小队战术配合模拟,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极端混乱和未知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和判断力。”
老陈调出了图书馆的内部训练模拟系统。这套系统原本是为旧世界的士兵和探险家设计的,虽然年代久远,但基础训练模块依然有效。接下来的几天,铁皮罐头的生活变成了三点一线:接受纳米药剂的治疗和身体恢复性训练、在模拟系统中进行高强度的战斗和生存演练、以及如饥似渴地学习老陈和“星火哨站”传来的各种知识。
训练是艰苦乃至残酷的。模拟系统重现了各种极端环境:辐射风暴、变异兽群袭击、复杂的巷战、以及根据有限数据模拟出的“空间涟漪区”内部混乱场景。铁皮罐头一次次在模拟中“死亡”,又一次次被系统强制复盘,分析错误。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咬牙坚持着。他深知,真实的战场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
与此同时,老陈也异常忙碌。他除了指导铁皮罐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深层的核心区域。他在检查和加固图书馆的最终防御系统,那是一些基于旧世界黑科技的能量屏障和空间扭曲装置,启动条件苛刻,能量消耗巨大,是图书馆最后的底牌。同时,他也在秘密整理和备份最核心的知识数据库,为最坏的“转移”情况做准备。整个图书馆,虽然表面依旧宁静,但内部却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弓,充满了紧绷的力量感。
几天后,铁皮罐头的伤势基本痊愈,身体素质和对新装备的运用也有了显着提升。这天,他刚完成一轮高强度的战术模拟,浑身大汗淋漓地走出训练室,老陈面色凝重地找到了他。
“星火哨站发来了紧急情报。”老陈将铁皮罐头带到主控室,调出刚刚接收到的加密信息。“黑齿轮残部活动加剧。他们似乎从某个地方获得了增援,正在‘空间涟漪区’边缘建立一座临时的前哨站,并且有迹象表明,他们正在尝试重新进入涟漪区内部,目标很可能还是那个不稳定的信标。”
屏幕上显示着模糊的影像,可以看到一些新的、风格略有不同的工程车辆和人员在活动,甚至还有几台造型更加狰狞、体积更大的战斗机甲出现在画面边缘。
“增援?他们还有后手?”铁皮罐头心一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