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维度结晶矿脉的上空,淡蓝色的星尘能量像薄纱般笼罩着整片矿区。矿脉周围的地面上,数十个淡白色的灵能意识探测器呈环形分布,探测器顶端的灵能水晶不断闪烁,将矿脉周边 50 公里的区域纳入监测范围 —— 这是联盟为抵御暗晶族渗透战术构建的 “三层渗透防御网” 第一层,灵能意识预警层。
星垣站在矿脉中央的观测塔上,手中握着防御网的能量监测仪。监测仪屏幕上,淡蓝色的预警范围与淡紫色的逆能拦截层、淡土黄色的星尘锚定层相互嵌套,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御圈。距离暗晶族预计的渗透突袭仅剩 28 天,而联盟的防御网虽已搭建完成,却始终没经过实战检验,这让星垣的心头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灵汐族长,意识探测器的监测精度如何?能否捕捉到微型渗透舱的信号?” 星垣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 “信号灵敏度” 数值 ——90% 的数值看似达标,但微型渗透舱的体积可能只有常规战舰的百分之一,信号极易被星尘能量掩盖。
灵汐的意识在观测塔内响起,淡白色的灵能光晕在她周身流转:“我们已将意识探测器的灵敏度提升至 95%,还加入了‘暗能波动过滤程序’,能从星尘能量中剥离出微型渗透舱的暗能信号。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需要进行一次‘模拟渗透测试’,用仿制的微型渗透舱验证防御网的响应速度。”
星陨立刻补充:“星核族已按捕获的部署图,仿制出 3 艘微型渗透舱,体积与暗晶族的一致,表面覆盖着模拟暗能涂层,能模拟真实的暗能波动。测试计划是:让仿制渗透舱从 3 个不同方向潜入防御网,观察各层防御的拦截效果。”
星垣点头同意,按下通讯器下达指令:“模拟渗透测试开始!各防御层注意,仿制渗透舱将在 5 分钟后从东北、西北、正南三个方向进入预警范围,按实战标准启动防御程序!”
5 分钟后,3 艘通体漆黑的微型渗透舱从矿脉外围的星尘云中驶出,像三道黑色的闪电,快速向矿脉靠近。当渗透舱进入灵能意识预警层时,监测仪屏幕上立刻出现三个红色的信号点,探测器顶端的灵能水晶瞬间变红,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预警层捕捉到信号!逆能拦截层准备!” 灵汐的意识带着急促,矿脉周围的逆能中和装置同时启动,淡紫色的逆能能量在半空形成一道透明的拦截网,等待渗透舱自投罗网。
然而,意外却突然发生 —— 东北方向的仿制渗透舱突然释放出大量暗能烟雾,烟雾在星尘能量的掩护下,竟短暂屏蔽了灵能信号,监测仪上的红点瞬间消失。当信号重新出现时,渗透舱已突破逆能拦截层,距离星尘锚定层仅剩 10 公里。
“怎么会这样?” 星垣的瞳孔骤然收缩,手指快速滑动监测仪,调出渗透舱的飞行轨迹,“暗能烟雾能干扰灵能探测?我们之前的防御网设计,根本没考虑到这种情况!”
星陨的脸色瞬间苍白,他调出仿制渗透舱的暗能涂层数据:“是‘暗能星尘混合烟雾’!能同时吸收灵能信号与逆能能量,我们的拦截层对它完全无效!如果暗晶族的真实渗透舱也有这种技术,我们的防御网会出现巨大漏洞!”
模拟测试紧急终止,东北方向的仿制渗透舱被星尘锚定层成功锁定,但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星垣走到被锁定的渗透舱旁,看着舱体表面仍在散发的暗能烟雾,心中清楚,若不能破解这种烟雾技术,矿脉的防御网在真正的渗透突袭中,很可能形同虚设。
“我们需要获取暗晶族微型渗透舱的核心技术参数,尤其是暗能星尘混合烟雾的配方。” 星垣的声音带着坚定,“灵能族的意识探测无法穿透烟雾,常规侦察舰又容易被发现,我们必须研发一种能潜入暗晶维度外围,且不被察觉的‘逆能侦察舰’。”
逆影立刻提出方案:“逆能族可以研发‘暗能伪装涂层’,能将侦察舰的能量波动伪装成暗晶族战舰的频率;灵能族的意识屏蔽技术,能隐藏侦察舰成员的意识信号;星核族的星尘锚定技术,能让侦察舰在星尘云中静默漂浮,不被暗晶族的探测网发现。三者结合,应该能打造出符合要求的逆能侦察舰。”
星垣当机立断:“成立‘逆能侦察舰研发小组’,逆影任组长,星陨与灵汐族的意识导师任副组长,调动联盟所有资源,务必在 20 天内完成研发与测试!同时,加强星尘锚定层的防御,在矿脉周围部署‘星尘烟雾驱散装置’,即使渗透舱突破前两层,也能被锚定层拦截。”
研发小组立刻投入工作。逆能族的实验室里,淡紫色的逆能中和剂与暗晶族的暗能样本在反应釜中不断混合,逆影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调试涂层配方,确保伪装频率与暗晶族战舰完全一致;灵能族的意识导师们则在冥想室中,将意识屏蔽技术压缩成微型芯片,能植入侦察舰的控制系统,实现实时意识屏蔽;星核族的工厂里,星尘锚定模块被改造成小型化装置,体积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却能维持 8 小时的静默漂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