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推诿与暗棋
青霖市市长办公室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吴选青面前宽大的实木办公桌上,摊开着几份刚刚通过加密信道送达的回函。窗外冥川节点永不消散的红光,透过防弹玻璃,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了一片不祥的阴影。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嘴角那丝惯常的、带着官场智慧的微笑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可见骨的疲惫与冰冷的了然。
这些,便是青霖市百万军民翘首以盼的回应。然而,它们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比鬼物尖啸更刺骨的寒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海行省总督府的正式回函。函件以精美的官方文体写成,措辞客气,充满了“体谅贵市艰难”、“感念前线将士忠勇”之类的堂皇辞令,但核心意思却明确得近乎残酷:
“……吴市长所见甚是,青霖危局,本部亦深为关切。然今岁财政预算早经行省议会审定,各项开支皆有定数,实无余力额外拨付大宗款项。北境战事吃紧,王朝财力十之七八皆倾注于此,此乃全局战略,你我皆需体谅。加之今夏飓风肆虐,沿海诸港修复所费不赀,行省库帑同样捉襟见肘……至于贵市所请之灵能核心、特种合金等战略物资,皆由王朝工部及‘智械未来’公司统一调配,本部无权亦无法直接拨付。建议贵市可依程序,径向王朝枢密院陈情,或可与‘智械未来’公司协商,看能否以易货或延期支付方式,获取部分急需配件……望贵市发扬自力更生之精神,坚守阵地,东海行省必在道义与舆情上,为青霖疾呼……”
通篇下来,核心就是一个“拖”字诀,将皮球巧妙地踢给了王朝中央和“智械未来”公司。财政困难是事实,但更深层的原因,吴选青心知肚明——东海行省的权贵们,不愿也无法将宝贵的资源,无限期地投入青霖这个看似无底洞般的“前线孤岛”。他们更倾向于巩固东海市的防御,将青霖视为一道可以消耗、甚至可以放弃的外围屏障。
来自龙渊城枢密院的回复,则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官僚气息和令人窒息的缓慢节奏。回文先是高度赞扬了青霖军民的英勇,然后以“兹事体大,需统筹考量”为由,表示已将青霖市的请求纳入“115年度防务预算追加案”的讨论议程,但该追加案“涉及北境、西南等多处战线”,需“经有司详细勘核,并提交议会审议”,预计“年内或有初步结论”。
对于吴选青报告中提及的“疑似智慧个体与鬼物协同”这一石破天惊的消息,枢密院的专家们则表现出惊人的“严谨”与“保守”,回复称:“此现象虽不乏先例,然皆属孤例,是否预示鬼物行为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异,尚需更多确凿证据支撑。望贵市继续加强侦查,收集更多影像及实物证据,以便朝廷准确研判。”
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几乎将吴选青冒着风险传递出的核心预警消解于无形。远在龙渊的老爷们,显然无法理解,或者说不愿相信,前线正在发生的诡异巨变。他们更愿意将青霖市的求援,看作是地方官员为了争取资源而进行的又一次“夸大其词”。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如此官方和冷漠。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一位自称来自“军需统筹署”的匿名特使,通过吴选青的私人渠道,秘密抵达了青霖市。在一间绝对安全的密室里,对方摘下兜帽,露出了精明的面容。
“吴市长,明面上的路子,基本都被堵死了。”特使压低声音,“北境像个无底洞,多少资源填进去都听不见响。东海那帮人,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过……并非全无办法。”
特使表示,某些“有远见的势力”意识到青霖市的独特价值,愿意进行一些“非正式”的交易。他们可以提供一批“敏感”的军用级灵能传导材料和高精度机床配件,但这批物资无法通过正规渠道送达,需要青霖市派出可靠的、具备强大越野和隐蔽能力的运输小队,到指定的“中立区”进行交接。而作为回报,青霖市需要提供其关于新型鬼物,特别是具备高等智慧指挥型鬼物的所有一手研究数据和实战记录副本。
“有些人,对你们正在面对的‘新朋友’,非常感兴趣。”特使意味深长地说,“这笔交易,或许能给你们换来一丝喘息之机,但风险极大,且……后果难料。如何抉择,全在市长您了。”
吴选青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这无疑是与虎谋皮,但却是绝望中唯一能看到的、带着毒刺的藤蔓。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智械未来”公司总部,地下深处的绝密研发中心。柳如烟一身剪裁合体的白色研究服,衬得她面容清冷如玉。她正站在一个完全由防弹玻璃隔绝的观测室内,平静地注视着下方巨大的测试平台。
平台上,一台最新型的“陆战三型”战术机器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极限测试。流线型的装甲在强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多管灵能炮旋转时发出低沉有力的嗡鸣,庞大的机体行动间却带着一种诡异的轻盈感,显示出其内部驱动的强大和精密。无论是火力、机动性还是防御力,它都堪称人类工业科技的巅峰之作,是足以让前线将士为之欢呼的完美战争机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