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声震四方与慷慨之举
青霖市大捷的消息,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而去,在各地、各势力中激起了色彩迥异的波澜。
在东海行省首府东海市,总督府收到详实战报后,气氛微妙。幕僚们不得不重新评估青霖市的战略价值及其领导者吴选青的能力。有幕僚认为此战证明青霖军民的坚韧和吴选青的指挥才能,建议加大支援力度,将其真正打造为抵御鬼物东进的可靠屏障。然而,亦有保守派官员持谨慎态度,认为此役惨胜,消耗巨大,鬼物主力未损,未来压力更大,且担忧过度支援会养虎为患,导致地方势力坐大。最终,行省下达了一份嘉奖令,并拨付了一批常规军械和粮食,但对其反复申请的灵能核心与特种合金等关键物资,仍以“行省库存亦紧张”为由暂未放行。这种“荣誉给足,实质有限”的做法,反映了行省高层仍在观望 。
在王朝中枢龙渊城,捷报被呈送御前。对于深陷北境战事僵局、焦头烂额的朝廷而言,东南方向这场难得的胜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皇帝下旨褒奖青霖军民忠勇,擢升吴选青为东海行省防务副使(仍兼青霖市市长),赏赐楚歌、秦虎、夏侯岳、苏软软等人金银绢帛,并令兵部、工部酌情考虑青霖后续请援。这份来自中央的认可,提升了青霖市的法理地位,为吴选青后续与各方交涉增添了一份重要的政治资本。然而,旨意中“酌情考虑”的措辞,也道出了王朝国库空虚、难以实质支援的窘境 。
相较于官方的审慎,民间关于“青霖大捷”和“不朽法相”的传说,则在游商、流民和冒险者的口耳相传中愈演愈烈,甚至添上了神话色彩。青霖市,这座曾经的“弃子”、“孤城”,其形象逐渐转变为坚韧与希望的象征,开始吸引一些怀揣不同目的的人前来,或投军,或贸易,或仅仅是寻找一片能在强者庇护下求生的土地。这种无形声望的提升,是任何物质资源都难以衡量的宝贵财富。
就在捷报余波未平之际,又一则消息从“智械未来”公司总部传出,引起了更大范围的瞩目。公司总裁柳如烟在一次面向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展示会上,高调展示了其公司最新型的“陆战三型”战术机器人。在性能演示环节,“陆战三型”以压倒性的火力、卓越的机动性和智能作战系统,赢得了在场众人的惊叹。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柳如烟在展示会尾声,面对各方代表,以一种充满魄力的姿态宣布:“……鬼物为祸,乃我人族共同之大敌。青霖军民前日之壮举,不仅守一城之存亡,更是扬我人类之威!我‘智械未来’虽为商贾,亦不敢忘忧国之心。为表支持,亦为让我司最新科技成果能于最艰苦之前线经受实战检验,公司决定,向青霖市无偿赞助两台‘陆战三型’战术机器人及其基础配套弹药,助吴市长与青霖军民巩固城防!”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无偿赞助两台价值连城的最新型机甲,这手笔不可谓不慷慨。此举瞬间将“智械未来”和柳如烟本人推到了道德高地,赢得了“深明大义”的美誉。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一次极其高明的营销:将最尖端的产品投入最受瞩目的战场,若表现优异,“陆战三型”的订单必将如雪片般飞来。同时,这也向朝廷和东海行省示好,表明了民间资本支持抗战的态度。
然而,在这光鲜的表象之下,仅有柳如烟及其核心团队知晓那深藏于“陆战三型”系统最底层、代号“幻影”的后门程序的存在。此刻,这两台准备赠予青霖的机甲,其“幻影”协议处于完全静默休眠状态。柳如烟的指令非常明确:除非接到她的直接授权并配以最高密级的动态密钥,否则绝不允许激活。这份“慷慨”的礼物,实则也是一枚深埋的棋子,其真正的用途,或许要在更遥远的未来,面对更复杂的局面时才会揭晓 。
当柳如烟的特使带着赞助意向书抵达青霖时,市长办公室内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天上不会掉馅饼。”周震首先表示疑虑,“柳如烟此举,无异于将最先进的武器展示柜放在我们城里,还是免费的。这背后必然有极大的图谋,很可能是想将青霖作为其武器的实战广告,甚至可能借此渗透影响我们的防务。”
秦虎则从纯军事角度出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管她什么图谋!那‘陆战三型’的威力大家都看到了!若真能到手,放在关键防线,能抵得上一个团的兵力!有了它们,下次鬼潮再来,我们就能正面硬撼!这送上门的强援,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苏软软更关心技术层面,她担忧地说:“‘陆战三型’结构复杂,维护保养要求极高,能源消耗巨大。我们现有的基础设施能否支持?其核心控制系统是‘智械未来’的最高机密,我们无法掌握,一旦出现复杂故障,能否及时修复?会不会反成累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