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界中枢节点站的广场上,来自三域与联盟各星域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全域能量共享网络” 的启动仪式。广场中央的高台上,放置着一枚小型化双能核心,核心外围环绕着二十个星域的节点站模型,淡金色的能量丝线将模型与核心紧密连接,构成一幅微型的 “星河能量网络” 图景。
联盟大长老手持启动水晶,缓步走上高台,声音通过全息扩音装置传遍全场:“从平衡网 1.0 的局部覆盖,到 2.0 的效能提升,再到今天全域能量共享网络的启动,我们用技术打破了星域的壁垒,用协作编织了守护的纽带。这张网络,不仅是能量流动的通道,更是星河共同体团结的象征!”
随着大长老将启动水晶嵌入双能核心,核心瞬间爆发出耀眼的淡金色光芒,能量丝线沿着模型快速延伸,最终汇聚成一片璀璨的光网。与此同时,联盟各星域的节点站同步传来信号 —— 双能核心全部激活,能量开始在全域范围内无缝流动,凡界的时光能量、晶核星域的紫晶能量、灵植星域的生命能量,通过网络相互调配,共同维持宇宙能量的动态平衡。
楚然站在高台上,注视着实时传输的网络运行数据:“全域能量共享网络启动后,各星域的能量调配响应时间缩短至 1 小时内,能量损耗率控制在 1% 以下,完全达到了设计目标。目前,灵植星域正通过网络接收晶核星域的紫晶能量,用于灵韵草的规模化种植;冰原星域则接收凡界的时光能量,改善低温环境下的能量循环效率。”
水晶星域的紫渊长老补充道:“网络还具备‘智能冗余’功能,若某一节点站出现故障,周边节点站会自动接管其能量调配任务,确保网络不会中断。刚才我们人为模拟了科技星域节点站的故障,仅用 3 分钟,周边的三个节点站就完成了能量接管,没有对科技星域的能量供应造成任何影响。”
启动仪式结束后,全域能量共享网络迅速进入稳定运行阶段,为各星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 晶核星域的紫晶矿石因能量供应充足,月产量再提升 15%;灵植星域的灵韵草种植面积扩大两倍,向联盟各星域输送的生命能量药剂增加 30%;偏远的虚空星域,通过网络接收核心星域的能量支援,终于建成了首座属于自己的能量调节站,彻底摆脱了 “能量匮乏” 的标签。
就在全域能量共享网络惠及各星域的同时,首批跨星域轮岗实习的学员们,也将实践中积累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在沙海星域轮岗的苏晓与洛云,根据沙海星域的风沙环境与凡界的智能诊断技术,联合研发出 “风沙智能防护系统”—— 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风沙强度,自动调节防护阵法的能量输出,同时利用智能算法预判设备故障,将沙海星域节点站的故障发生率降低了 40%。
“这套系统已在沙海星域的三座节点站试点应用,效果远超预期。” 苏晓在联盟技术交流会上展示系统成果,“我们还将系统的核心算法上传到联盟技术共享平台,供其他星域参考。目前,科技星域已计划引入这套系统,用于陨石乱流区的节点站防护。”
在冰原星域轮岗的林玥,则将 “个性化能量调理方案” 升级为 “全域能量适配系统”。系统通过分析不同星域的环境数据与修士的能量特征,自动生成适配方案,并联动医疗星域的药剂生产基地,定制专属的时光本源丹。“目前系统已覆盖冰原星域、虚空星域等五个偏远星域,帮助上万名修士改善了能量循环问题,修士的修炼突破率平均提升 12%。” 林玥介绍道,医疗星域已决定将系统纳入 “全域医疗保障计划”,在联盟范围内推广。
学员们的成果转化,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更激发了联盟的创新活力。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顺势推出 “实践创新基金”,为学员在轮岗中产生的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更多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结合,研发出更贴合各星域实际的技术与方案。
而联盟资源储备库的三座应急物资前置仓,也在此时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前置仓分别位于宇宙边缘的 “星云过渡带”“陨石乱流区” 与 “虚空边界”,每座仓库储备了 50 台应急能量发生器、3000 枚高阶时光本源丹、20 套节点站紧急修复设备,以及足够百名修士使用的生存物资,可在 1 小时内响应周边星域的应急需求。
“前置仓的建成,让联盟的应急支援形成了‘核心库 + 前置仓’的双层保障体系。” 储备库管理员向楚然汇报运行情况,“我们还在前置仓配备了专业的应急团队,团队成员由各星域的资深工程师与学院优秀学员组成,具备快速修复节点站、调配应急能量的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危机预防体系,联盟还依托前置仓建立了 “宇宙异常能量监测网”—— 在前置仓周边布设 50 个便携式时光能量检测仪,实时监测宇宙边缘的能量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波动,立即向中枢节点站发送预警信息。就在监测网运行的第二周,便成功预警了一次小规模的能量潮汐,让周边的两座节点站提前做好防护准备,避免了设备损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