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矛盾的弥合与团队精神的升华,如同为“寻萤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飞船在危机四伏的电离星云中穿行,虽然外部的威胁丝毫未减,但船员们的心态已截然不同。他们不再是迷茫的被驱赶者,而是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同行者。然而,那条来自联盟的“暗影”舰,依旧如同附骨之蛆,远远地吊在身后,它的存在,是所有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王晨星深知,在通往“生命织锦”的险恶道路上,绝不能让这个充满恶意的“观察者”继续跟随。它不仅会泄露他们的行踪和发现,更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必须想办法彻底摆脱它。
机会,出现在对星云深处的一次深入探测之后。科学团队发现,在星云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规模巨大、能量活动极其剧烈的等离子风暴旋涡。这个旋涡如同宇宙中的超级台风眼,其边缘是狂暴的能量乱流和致命的辐射带,足以撕裂任何常规舰船。但根据模型推演,在风暴眼壁的某个特定区域,由于能量场的剧烈对冲,可能会形成一个极其短暂且不稳定的“相对平静通道”。
这个发现,让王晨星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利用这场毁灭性的风暴作为掩护,上演一出“金蝉脱壳”的好戏。
他立即召集了最核心的导航、科学和工程团队,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开始了紧张的推演和准备。
“计划的核心在于欺骗和时机。”王晨星在战术全息图上勾勒出大致的构想,“我们要让‘暗影’舰相信,‘寻萤号’在试图穿越风暴边缘时,不幸被卷入核心,遭遇了‘毁灭性’的灾难。”
“这太冒险了!”导航官倒吸一口冷气,“那个相对平静通道只是理论存在,而且窗口期极短!稍有偏差,我们就会真的被风暴撕成碎片!”
“风险的确巨大,”王晨星冷静地承认,“但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暗影’舰的驾驶员是高手,常规的隐匿手段甩不掉他。只有让他亲眼看到‘毁灭’,他才会放弃追踪。”
他转向首席工程师玛拉:“玛拉,我需要你准备一套‘自毁’程序。不是真的自毁,而是模拟飞船核心系统遭受重创时的能量爆发特征——引擎过载爆炸、护盾崩溃、舰体断裂的信号。要逼真,要能骗过最先进的传感器。”
他又看向科学官:“精确计算风暴边缘的能量梯度,找到那个通道可能出现的坐标和时间点,误差必须控制在秒级!”
这是一场与时间、与自然伟力、也与背后窥视者进行的豪赌。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确到极致,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将导致万劫不复。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寻萤号”的航行轨迹开始出现“异常”。它不再小心翼翼地规避风暴,反而像一只被逼入绝境的飞蛾,开始有意无意地向着风暴边缘的危险区域靠近。飞船的外部传感器时而关闭,时而开启,传回的数据显得混乱而不稳定,仿佛是系统出现了故障。甚至偶尔会“泄露”出一些内部系统报警的微弱信号。
这些细微的表演,都是为了给尾随的“暗影”舰营造一个印象:“寻萤号”在星云中受损严重,导航系统可能出了问题,正被风暴的引力逐渐捕获,情况危急。
“暗影”舰果然上钩了。它谨慎地拉近了一些距离,传感器信号加强对“寻萤号”的扫描,显然是想更清楚地确认猎物的状况。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根据计算,那个理论上的“平静通道”将在标准时间约一小时后,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区域内出现,持续时间可能只有不到三分钟。
“全体人员,进入最高冲击准备状态!固定所有物品!非关键系统进入休眠!”王晨星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全舰,平静中透着决绝。
“寻萤号”调整航向,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义无反顾地朝着那片电闪雷鸣、光芒刺眼的狂暴能量墙冲去!从后方“暗影”舰的视角看去,这无异于自杀行为。
飞船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随时会散架。舷窗外不再是变幻的星云,而是如同地狱入口般的、沸腾的能量海洋。护盾与风暴边缘的粒子流摩擦,爆发出刺耳的尖啸和耀眼的光芒。
“护盾过载百分之七十!八十!”
“结构应力接近临界值!”
“导航系统受到强烈干扰!”
飞船内部警报声凄厉地响着,一切都像是灾难降临的前兆。
就在“寻萤号”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彻底吞噬的瞬间,王晨星死死盯着导航屏幕上一个微小的、跳动的参数。
“就是现在!左满舵!引擎全功率,切入预定坐标!”他发出了雷霆般的命令!
“鹰眼”凯德双手如幻影般操作,飞船以一个近乎不可能的角度,猛地侧身扎进了风暴之墙!就在这一刹那,飞船仿佛撞入了一个无形的气泡——周围毁天灭地的能量乱流骤然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暴风眼中的相对宁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