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共鸣航道”并非坦途,它要求持续的内心修炼和能量输出,对引导者的精神负担极大。但它无疑是一条更加主动、精准且充满希望的道路。
“寻萤号”沿着这条由信念之光指引的航道,再次启程。船体外,偶尔会有被纯净情感吸引的忆灵相伴飞行,它们的光芒与飞船的“意识气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奇异而壮丽的景象。
在“共鸣航道”的指引下,“寻萤号”的航行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顺的阶段。通过精心调控的情感共鸣与忆灵建立良性互动,飞船得以在流光溢彩的意识之海中,沿着一条相对和谐、阻力较小的路径前行。船员们逐渐适应了这种以心念为舵的航行方式,内心的修炼与情绪的掌控也日益精进。
然而,正如宇宙的深邃总伴随着未知的险境,这片意识维度的探索也绝非坦途。那宏大而平和的“生命织锦”背景韵律,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最终的方向,但通往灯塔的道路上,却横亘着无法绕开的、更加深邃复杂的区域。
根据对忆灵群体大规模迁徙方向的长期观察,以及对深层韵律来源的持续追踪,科学团队推断出,他们必须穿越一片被暂时命名为“记忆回廊”的广阔区域。这片区域,在能量感知上呈现出异常的复杂、混沌和高度密集的特性,仿佛是无数条意识河流汇聚成的、波涛汹涌的入海口。
“所有迹象表明,‘记忆回廊’是通往织锦核心区域的必经之路,”首席科学家在战术简报会上,指着全息星图上那片呈现出旋涡状、色彩极度混杂的区域,语气凝重,“但根据能量频谱分析,那里的环境极其险恶。它不像我们之前经过的相对‘纯净’的意识能量场,那里充满了残留物。”
当“寻萤号”逐渐靠近“记忆回廊”的边界时,即使尚未进入,船员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和喧嚣感。
舷窗外,原本和谐流淌的色彩光带开始变得紊乱,如同不同颜色的颜料被粗暴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浑浊、暗沉且不断翻滚的色调。空气中(如果意识维度有空气的话)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噪音”,那不是声音,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无数种杂乱无章的情感与记忆碎片混合而成的低语。
喜悦的尖叫、悲伤的哭泣、愤怒的咆哮、恐惧的嘶鸣、爱意的呢喃、绝望的叹息……这些来自无数未知存在的意识残留,如同无法消散的幽灵,充斥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相互碰撞、交织、湮灭,形成一片永无休止的意识风暴的前奏。
即使是维持着集体冥想的稳定状态,飞船的“意识气泡”也受到了明显的干扰,边缘开始出现波动和扭曲,仿佛有无数只看不见的手在试图撕扯它。
“护盾……呃,意识稳定场能量消耗增加百分之三十!外部干扰强度急剧上升!”负责监控意识场稳定的船员报告道,声音带着紧张。
阿米尔·汗博士面色严峻:“大家稳住心神!这里的能量环境极度混乱,充满了强烈的共情干扰。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意识核心,不要被外界的情绪洪流带偏!否则……”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后果。
王晨星下令飞船在回廊边缘暂停,进行最后的准备。他深知,前方的危险性质已经改变。不再是需要与之共鸣的温和生命,也不是需要规避的能量湍流,而是一片由无数迷失意识构成的、能够直接侵蚀个体心智的险恶地带。
“所有人员,进入最高意识防护状态。非必要岗位,进入深度冥想,固守本心。关键岗位,轮班值守,一旦出现意识恍惚迹象,立刻替换。”王晨星的命令简洁而有力。飞船内部的气氛瞬间绷紧,如同即将踏入雷区。
调整好状态后,“寻萤号”再次启程,小心翼翼地驶入了“记忆回廊”。
一进入回廊的范围,仿佛一步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之前的低语瞬间变成了震耳欲聋的喧嚣(意识层面的)。无数记忆碎片如同暴风雪般扑面而来,试图强行涌入每个人的意识。
船员们眼前不受控制地闪过无数陌生的画面——繁华城市的毁灭、奇异生物的诞生、刻骨铭心的离别、无法理解的仪式这些画面破碎、跳跃、毫无逻辑。
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情感冲击。极度的狂喜、蚀骨的悲痛、焚身的怒火、冰冷的绝望……这些不属于自己的强烈情绪,如同海啸般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理防线。意志稍有不坚定者,瞬间就会迷失在这些外来的情感中,仿佛经历了无数个陌生人生的片段,导致自我认知的混乱。
最致命的危险在于,长时间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个体的自我边界会开始模糊。你会开始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记忆和情感,哪些是外来的碎片。如同滴入大海的水滴,存在感被无限稀释,最终可能彻底迷失在这片意识的汪洋中,成为新的、无意识的记忆碎片的一部分。
“寻萤号”内部,瞬间变成了抵抗意识侵蚀的战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