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的偏殿,光线柔和。
赵匡胤换下了沉重的龙袍,只穿一件月白色的常服,坐在棋盘前。王绪在对面,正不紧不慢地落子。
“王绪,你说朕这一步,是不是妙极?”赵匡胤捻起一枚白子,啪地一声落在棋盘上,封住了王绪黑棋的退路。
王绪抬眼看了看棋局,嘴角带笑。
“陛下这步,确实高明。”
他说着,却不慌不忙地在另一处落子,反而给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赵匡胤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
“你这小子,总是这样!朕封你的路,你就给自己开新路!”
“臣愚钝,只能如此。”王绪笑得温和,“不过陛下方才说的那件事,臣倒觉得比这棋局妙得多。”
赵匡胤来了兴致,放下棋子。
“哦?你也觉得朕这招釜底抽薪,妙不可言?”
“何止是妙。”王绪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宫墙,“陛下把王家子弟全都塞回扬州,美其名曰恩宠,实则让他们在那一亩三分地里争个头破血流。这招简直是……”
他故意停顿。
“是什么?”赵匡胤追问。
“是神来之笔!”王绪转过身,一脸钦佩,“臣斗胆说一句,赵相的这条计策,当真是釜底抽薪。我这些族中兄弟个个自视甚高,如今一股脑儿都挤回扬州,官位就那么多,他们不打起来才怪。”
赵匡胤大笑,心情愈发舒畅。
“还是你懂朕的心思!来来来,继续下棋!”
王绪重新落座,手中捻起一枚黑子。
他的表情依旧温和,眼底却闪过一丝极淡的波澜。
打起来?
怎么可能。
……
三日后,圣旨下到扬州。
王家坞堡,议事厅。
王澈坐在主位上,手里捧着那道镀金的圣旨,看了一遍又一遍。
大厅里站满了人。
王皓、王德、还有科学院的几位主事,以及那二十二名刚刚高中进士的王家子弟。
这些年轻人,有的才二十出头,有的已经三十挂零,但无一例外,都是家族里精心培养出来的精英。
他们此刻神情各异。
有人兴奋,有人忐忑,有人则一脸平静。
“都看到了吧。”王澈将圣旨放在桌上,“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你们这些人全都外放扬州。”
大厅里安静了片刻。
一个叫王昭的年轻人,忍不住开口。
“家主,这……这是皇帝在打压我们吗?”
“打压?”王澈笑了,“你觉得这是打压?”
王昭愣住。
“皇帝的意思,是让你们回到扬州,担任各级官职。”王澈缓缓说道,“扬州路下辖六州,每州又有数县。这些地方的通判、县令、主簿、县尉……加起来,少说也有上百个位置。”
“你们二十二个人,填都填不满。”
王昭还想说什么,却被身边的人拉了一下。
那人低声道:“别说了。”
王澈站起身,走到大厅中央。
“你们以为朝廷的官职,就比扬州的香?”
“朝廷的官,是给皇帝打工。你们在那里,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朝廷的一颗棋子。而在扬州……”
他顿了顿。
“在扬州,你们是在为自己,为家族,为我们所有人打工。”
“扬州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商路,每一座工坊,都是我们王家的根基。你们在这里做官,手里握的不仅仅是权,更是我们家族未来的命脉。”
大厅里的年轻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王澈继续说道:“而且,你们以为扬州就只是扬州?”
他走到墙边,掀开一块厚重的布帘。
布帘后面,是一张巨大的地图。
地图上,扬州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
而在扬州的东面,海洋的那一边,镇北港、东瀛的几座矿山、还有更远处那片模糊的大陆轮廓,都被密密麻麻地标注了出来。
“你们看。”王澈指着地图,“扬州,只是我们的起点。真正的未来,在海的那边。”
“镇北港那边,需要大量的人才去管理矿山、码头、船厂。那些地方,才是真正的无主之地,是我们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
“你们在扬州任职几年,熟悉了如何治理一方,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到时候,我会把你们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他的声音,充满了蛊惑力。
“到那时,你们手里握的,不是几个县的税收,而是整个东瀛的铜矿、银矿、煤矿!你们管的,不是几万百姓,而是数十万的劳工和无数的财富!”
大厅里的年轻人,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王昭的眼睛,彻底亮了。
扬州,只是一个跳板。
皇帝以为把他们圈在这里,就能限制住他们。
殊不知,王家的眼光,早就越过了这片土地,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家主英明!”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
随即,整个大厅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应和声。
王澈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