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橡胶交易的巨大成功,像一剂强效的肾上腺素,注入了岩里晴臣的血管。恐惧和谨慎被狂热的自信与更大的贪婪取代。他开始不再满足于小规模的试探,主动向“账房先生”提出扩大交易额度的要求。
“华先生,之前的合作证明了我们的模式和渠道是绝对可靠的!”岩里晴臣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时机,迅速扩大规模!我已经协调好了,下一批的额度可以翻三倍!”
静斋内,陈朔听着“账房先生”转述的要求,眼神冷静。
“同意他。但提醒他,规模扩大,风险也随之增加,需要更加谨慎地‘筛选’参与环节的人员。暗示他,只有最可靠、并能带来额外‘资源’的伙伴,才能加入进来。”
这道指令,旨在引导岩里晴臣主动去构建那个“信任连锁”。他需要拉拢更多人下水,将个人的贪婪,转化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贪婪。这个共同体越庞大,未来崩塌时造成的破坏就越惊人,也越能让竹内投鼠忌器。
“账房先生”心领神会,在与岩里晴臣的后续沟通中,巧妙地传递了这个意思。岩里晴臣正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对此深以为然。他开始在自己经营的关系网中,物色合适的“伙伴”。
第一个被岩里拉拢的,是市政局物资调配处的一名副课长,小野。此人职位不高,但手握部分民用物资的审批权,且与岩里同乡,私下关系密切。岩里向他描绘了这条“黄金渠道”的美好前景,并许以重利。小野在亲眼看到岩里账户上凭空多出的巨额资金后,仅存的犹豫瞬间瓦解,毫不犹豫地投身进来,利用职权为后续的物资“调剂”提供更多便利和掩护。
紧接着,负责港口部分区域仓储管理的一个旭日籍经理,也被岩里以类似的方式拉入局中。他提供的,是货物出入库记录上的“便利”和对某些异常情况的“视而不见”。
一条微小但正在不断延伸的利益链条,开始悄然形成。岩里晴臣居于中心,享受着权力变现带来的快感,以及作为“项目”主导者的掌控欲。他感觉自己正在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网络,一张足以让他摆脱目前困境、甚至在未来平步青云的网络。
然而,就在这“信任连锁”初具雏形之际,一直潜伏在暗处的危机,露出了更清晰的獠牙。
苏婉清通过教会医院的渠道,获悉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那位曾与刘奎表亲来往密切的保守派顾问秘书,近期因“经济问题”被内部调查委员会短暂带走问话,虽然很快释放,但已被调离核心岗位。而推动这次调查的,并非竹内系统,线索隐隐指向了……岩里晴臣。
“他在利用竹内制造的‘铁幕’和内部审查机制,清除异己,为他自己的‘生意’扫清障碍?”苏婉清向陈朔和沈清河汇报时,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陈朔的眉头深深皱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愚蠢!他这是在玩火!竹内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利用他搭建的舞台来演自己的私戏。这会极大地分散我们的精力,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果然,没过两天,沈清河从隐秘渠道获得警告:竹内系统对经济领域的监控级别,被悄然调高了。虽然尚未直接针对海源商会或岩里晴臣,但显然,岩里晴臣近期过于活跃的“人事动作”和那个保守派秘书的突然倒台,引起了竹内分析团队的注意。数据流中出现了新的“异常”节点。
“我们必须给他降温。”陈朔果断下令,“通知‘账房先生’,以‘渠道需要时间消化当前额度,避免引起市场注意’为由,暂缓岩里提出的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计划。让他把注意力拉回到码头项目的‘正常’推进上,保持一段时间的‘静默期’。”
指令被迅速执行。“账房先生”以专业和谨慎的态度,成功说服了正处于兴奋头上的岩里晴臣。岩里虽然有些扫兴,但出于对“渠道”和“专业人士”判断的信任,还是勉强同意了暂缓。
同时,陈朔指示苏婉清和影子,加强对岩里晴臣及其新拉拢的“伙伴”小野和港口经理的间接监控,评估他们是否已经被竹内系统重点标记。
压力,如同无声的潮水,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悄然上涨。岩里晴臣的贪婪和自作聪明,险些提前引爆了炸弹。陈朔不得不像驾驭一匹即将脱缰的野马,一边要利用它的力量冲向目标,一边又要时刻收紧缰绳,防止它过早地冲向悬崖。
“信任连锁”的序曲已经奏响,但音符中夹杂着刺耳的不谐和音。接下来的乐章,需要在更加危险的钢丝上演奏,既要让链条继续延伸,又要确保它不会在观众的注视下,过早地崩断。
【第十一章完】
---
喜欢谍战之镜界孤灯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谍战之镜界孤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