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他将信往裤袋里一揣,说:“那好吧,走,明弟,到哥家歇歇去。”“不去了,姐说了,信送到就回,不许在这儿耽搁。”“骑这么远,累了也饿了,歇一会儿,吃了饭再走。”“我不饿,也不累,姐给我脆饼和钱。叫我对哥说,人问就说是褚国柱叫来的。人家问我,也这样说。哥,我们全家都谢谢你。”“好弟弟,哥也是没办法呀。不说了,你一定要走,我送你。”“不用送,我认识路。”“对呀,明弟,你怎么认识路的?”“我有地图哇。”
向河渠一手拉着王建明的手,一手推着自行车,送到村东的大路口,将自行车交给他,然后掏出一斤粮票一块钱塞到建明手上,建明不肯收,向河渠不高兴地说:“明弟,你这是怎么了?跟哥见外了,是吗?”王建明见拗不过,只好收下。向河渠说:“饭店就在东边,一定要吃饱了再骑,懂吗?”“放心吧,哥。我回去了。”望着渐渐远去小建明的身影,向河渠心情惘然地转回身,重新回到劳动的地方。
休息的时候,有婴儿的妇女回家喂奶,有的妇女掏出鞋底一针一线地细纳,也有编织绒线衣的,男人们则围在一起抽烟、闲聊,引人注目的是周兵竟坐在场上猪舍前编起竹篮来,向河渠则一人独倚着场东白杨树下,看他急于知道内容的回信。拆开一看一个“渠”字映入眼帘,他屏住呼吸往下看,只见上面写的是:
“来信收悉,伯父帽子被摘,冤案终得平反,谢天谢地!
喜讯冲淡了我心头的隐痛,看到你喜气洋洋的字句,为你的困境终于解脱、阴云终被摧散而感到高兴,出自内心的、感同身受的高兴。因为我爸爸被无罪释放时曾亲身感体验过,虽然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仍感到由衷的高兴,毕竟生我养我的爸爸终于自由了,而今伯父也是。请向伯父转致我的祝贺(注意场合),并衷心感谢他在我病痛上花费的心血,告诉他,我已好多了。
祝你们中秋佳节愉快,但我不能来。届时请在恰当时候向尊敬的曹老师、石老师,向晓云姐姐,尤其是燕妹妹致意!致谢意!衷心感谢他们雪中送炭帮了大忙,说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深情厚谊。
渠,你的来信中有两点不妥,第一,称呼要改,最多保留一个‘兰’字,最好改称‘同志’‘同学’,因为,因为---;第二,你太乐观了,当心失去你固有的持重。看事不能光看外表,眼前的胜利只是小胜的第一步,要巩固、扩展胜利成果,不要自满自足,停下脚步。要知道乌云散去会不会重来?有没有别的乌云来遮盖袭击?这些都是不清楚的。要不然帽子为什么不一起摘去?伟大导师列宁曾教导过我们:‘谁在争取一切,谁在争取全胜,谁就不能不提防,不要让微小的成果束住手脚,不要误入歧途,不要忘记目的地还很远,假使不是这样,一切微小的胜利也只不过是一场空忙。’也许我太悲观了些,但愿我是错的。
我的情况晓云已经告诉你了,还好,无须挂念,今得此喜讯,我就不再挂念你了。过去你写来的信我都已收到,只是遵照曹老师的吩咐,没有回信”写到这里,王梨花将“我是多么地想”六个字划掉,接下去写道:“今后不要再来信了,我恳求你忘掉我吧,梨花不是值得你爱的人,如果一时确实难忘,就将那位可爱的凤莲姐当成我来看待吧,千万!
随信附上词一首,祝你幸福!”
词是一首《贺新郎》,全文是:
枝头喜鹊叫,象在说:喜讯来啦,快摘愁帽。一丝笑容挂眉梢,且拭泪去烦恼。谢老天、光照角落。叹不能耳边叨唠,也只好、来信絮絮告:上征途,志宜早。
前有豺狼后虎豹,人生路,勇往直前,莫停步脚。望倾才干为家国,盼见功业捷报。喜凤莲惠美难找。遗憾不必常萦心,许来生由你痴情了,展翅飞,比翼鸟。
两张白纸,七八百个字,向河渠翻过来覆过去地看着看着,连看了几遍,沉思了许久,直到上工的哨音响了,他才小心地将信叠好,重新灌进那无字的信封内,放到裤子袋内,慢慢地向大池走去。
向河渠已不是前些时候的向河渠了。虽说对王梨花刻骨的思念还能将他拖入惆怅、苦闷中,但这常常出现在他一人独处,或凤莲已睡着他还醒着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与众人一起干活的时候,一般还比较乐观。公正地说徐晓云的话确实对他起了作用,是啊,“人总是要讲点良心、道德的”,他用理智控制着自己,极力地去温存、体贴凤莲,尽量不去想梨花。
王梨花的来信和建明的话,使他惘然若失。他爱王梨花的重要因素就是爱她识大体懂道理。过去他有个偏见,那就是女子头发长,见识短,而今偏见犹存,不过觉得梨花是个例外。今天的信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她是巾帼的皎皎者,而这皎皎者却不能永远与自己在一起,甚至连来自家作客的机会也没有,他的损失该多么沉重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