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岭下土地庙里传来的江西口音和挖掘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队伍中激起层层涟漪。
“江西老表?”李云龙愣了一下,看向林烽和沈泉,“这地方怎么会有江西人?还挖东西?挖啥?挖红薯也没跑到破庙里挖的啊!”
沈泉也是眉头紧锁,示意报信的战士再仔细说清楚。
那战士努力回忆着:“听得很清楚,就是江西那边的口音,吵吵嚷嚷的,好像在争抢什么,说什么‘是我的’、‘先看到的’,还有铁锹锄头挖土的动静。人好像不多,四五个人的样子,穿的破破烂烂,不像兵,倒像……像是逃荒的。”
逃荒的江西人?跑到这国民党控制区的深山老林里挖土地庙?这怎么听都透着诡异。
林烽沉吟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但现在情况不明,我们不能贸然过去。沈排长,你带两个人,隐蔽接近,仔细观察,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在干什么。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沈泉点头,立刻点了两个身手最好的侦察兵,悄无声息地摸了过去。
大部队则在原地隐蔽休息,等待消息。气氛有些微妙,既好奇又警惕。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沈泉三人回来了,表情更加古怪,甚至有点想笑又强忍着的意味。
“怎么样?啥情况?”李云龙急不可耐地问。
沈泉憋着笑,报告道:“连长,林顾问,搞清楚了……是四个从江西逃难过来的老乡,好像是老家遭了灾,一路逃荒到这山里,饿急了,不知怎么听信了谣言,说这野狼岭的土地庙底下埋着前清时候的‘瘴气银’(一种劣质官银),挖出来就能换饭吃……正撅着屁股在那儿刨呢,为谁先发现的地砖吵了半天……”
“啥?挖银子?”李云龙瞪大了眼睛,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娘的!老子还以为撞上啥秘密了,原来是四个想钱想疯了的穷哈哈!还瘴气银?那玩意儿早就不值钱了!够不够买他们几顿饱饭都难说!”
众人一听,也全都松了口气,哄笑起来。刚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孔捷咧着嘴:“吓老子一跳!差点以为又是国民党的啥花样!”
丁伟扶了扶眼镜,摇头苦笑:“乱世百姓,求生艰难,什么传言都有人信啊。”
林烽也笑了笑,但随即道:“虽然是场乌龙,但也说明这一带暂时没有国民党的大股部队活动,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不过,这里离土地庙太近,容易暴露。我们需要另找一个更隐蔽的地方休整,同时彻底清点一下我们的家底,规划下一步行动。”
“对!老子正有此意!”李云龙赞同道,“沈泉,这附近还有没有比野狼岭更隐蔽、更适合扎营的地方?最好能有水源。”
沈泉想了想,指着地图另一个方向:“往东边走五里多地,有个废弃的炭窑,比咱们之前待的那个小点,但更隐蔽,入口被灌木遮着,附近还有条小溪。”
“好!就去那!出发!”
队伍再次转移,很快找到了沈泉所说的废弃炭窑。这里果然更加隐蔽偏僻,虽然空间不大,但容纳九十多人勉强够用,最重要的是靠近水源,且不易被发现。
安顿下来后,李云龙立刻下令:“老丁!给你个重要任务,把咱们现在所有的家底,仔仔细细给老子重新盘点一遍!人员、枪支、弹药、粮食、工具,一样都不能少!咱们现在兵强马壮了,得知道到底有多壮!”
“是!”丁伟立刻领命,拿出他那宝贝账本和炭笔,叫上赵小花、老周等人帮忙,开始了紧张的清点工作。
窑洞里顿时忙碌起来。战士们有序地将物资分类摆放,丁伟一项项登记,赵小花带着妇女队员清点粮食,老周和小张统计武器工具,王承柱则小心翼翼地擦拭检查那两门迫击炮(一门缴获的八二迫,一门之前自制的土迫击炮)和宝贵的炮弹。
李云龙背着手,像视察领地的老虎,在窑洞里走来走去,看着堆积的物资,脸上乐开了花,嘴里还不忘指挥:“都仔细点!一颗子弹也不能漏了!那谁,把粮食口袋扎紧点,别招了老鼠!柱子!你他娘的手轻点!那炮是老子心尖肉!”
林烽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丁伟记录。
花了小半天时间,一份详细的物资清单终于摆在了李云龙和林烽面前。
丁伟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连长,林顾问,清点完毕。目前我部情况如下: 【人员】:总计九十三人。
· 战斗人员:五十八人(包括指挥员、各班排战士)。
· 非战斗人员:三十五人(娘子军十三人,主要负责后勤、医护、弹药筛选;童子军十人,负责侦察、辅助;原修械、医护等十二人)。
· (注:沈泉排长带来的十人已计入战斗人员。) 【武器装备】:
· 步枪:六十八支(汉阳造/中正式/老套筒等,可用状态良好)。
· 手枪:七支(驳壳枪、毛瑟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