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罗镇战役的硝烟彻底散去,战场上只剩下打扫战场的红军战士和缕缕尚未散尽的青烟。歼敌一千余人的辉煌战果,让警卫团上下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清点着缴获的枪支、弹药、粮食,仿佛过年一般。
然而,对于林烽而言,最大的惊喜并非这些常规战利品。在彻底肃清镇内残敌后,他根据俘虏的供述和之前侦察的一些蛛丝马迹,带着装备科的人和一支警卫分队,找到了位于镇子西北角、一个被伪装成普通仓库的敌军临时兵工厂!
当战士们用力撬开那扇沉重的大铁门时,里面露出的景象,让见多识广的林烽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心脏砰砰狂跳!跟在他身后的老王师傅、老李、老陈等人,更是瞬间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如同看到了金山银山!
仓库内部空间颇大,虽然有些凌乱,但一台台保养得相当不错的机器,在从门口透进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俺的亲娘嘞……”老王师傅声音发颤,第一个扑向一台带着复杂齿轮和丝杠的床子,“这…这是意大利产的膛线车床!好东西!好东西啊!比咱们那台破家伙强到天上去了!”他爱不释手地摸着光滑的导轨,如同抚摸情人的脸庞。
老李则被一台冲压机吸引了过去:“这冲床!看这力道!专门冲子弹底火碗和弹壳口的吧?太标准了!” 老陈盯着两台钻床和一台磨床,眼睛放光:“有这些,咱们加工零件精度能提高一大截!” 老赵则对着一台小巧的焊接机啧啧称奇:“这洋玩意儿,能把铁疙瘩焊在一起?神了!”
林烽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快步在其中穿梭审视,声音都因为兴奋而有些变调: “德国造通用车床!精度极高!” “铣床!还有配套的三十套铣刀!这是加工复杂形状零件的利器!” “小型冲床!卡尺、千分尺、高度规…还有这…这是简易的测量划线平台!(他看到了类似三坐标但更原始的测量工具)” “看那边!整整五百斤钢材!两百根无缝钢管!还有密封好的火药一百斤!”
这简直就是一个宝藏!一个对于极度缺乏工业基础的红军来说,无异于天降横财的兵工宝藏!有了这些设备,警卫团甚至师部的军工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从以前只能修修补补、复装子弹、手工打造简单模具,一跃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精密加工和小批量生产的能力!
“快!快清点!登记造册!”林烽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小心!都是宝贝疙瘩!轻拿轻放!”
战士们也意识到这些东西非同小可,小心翼翼地开始清点搬运。
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在仓库最里面的一个小隔间里,战士们发现了五名穿着国民党军制服、但外面套着油污围裙、吓得瑟瑟发抖的技术工人。
“报告林专员!发现几个敌军技工!”
林烽立刻走过去。那五个人看起来年纪都不大,二十多岁到四十岁左右,脸上手上都带着机油污渍,眼神惶恐不安,显然不是战斗人员。
“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林烽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戴着眼镜的技工壮着胆子回答:“长…长官…我们是…是兵工署派来的修械技工…负…负责操作维护这些机器…我们不是战斗部队…我们就是干技术的…”
兵工署的技工!林烽的心脏再次剧烈跳动起来!设备固然重要,但能操作设备的人才更是无价之宝!
他立刻换上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同志们,不要害怕。我们是红军,优待技术人员。你们只是执行命令,我们不会为难你们。相反,我们非常需要你们这样的技术人才。”
他指着外面的设备,语气真诚地说:“你们看看这些机器,都是用来制造和维修武器的。你们的技术,不应该为反动派打内战服务,而应该用来保卫国家,造福百姓。我们红军条件虽然艰苦,但正是最需要技术、最尊重技术人才的时候!留下来吧,跟着我们干!咱们一起,用这些机器,造出更好的武器,打败真正的敌人!”
那五个技工面面相觑,他们原本以为自己成了俘虏,下场难料,没想到这位红军的年轻长官如此客气,还邀请他们加入。他们看了看周围那些熟悉的机器,又看了看林烽真诚而热切的眼神,犹豫和恐惧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戴眼镜的技工迟疑地问:“长官…我们…我们真的可以留下?还…还能继续摆弄这些机器?”
“当然可以!”林烽肯定地回答,“不仅可以用,我还要指望你们把这些宝贝机器都教会我们的同志!你们的技术,就是革命的宝贵财富!留下来,你们就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技术骨干!待遇从优!”
这时,闻讯赶来的李云龙也走进了仓库,他被眼前的设备惊得愣了几秒,随即听到林烽的话,立刻反应过来,大嗓门一吼:“对!林专员说得对!老子是团长李云龙!你们几个,是人才!跟着国民党有什么前途?跟着我们红军干!咱们官兵平等,有肉一起吃,有机器一起搞!以后你们就是老子的…老子的技术宝贝疙瘩!谁要是欺负你们,老子第一个不答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