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豆子他们这架势,有点像俺们警卫排战术配合啊!”牛大力看得津津有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赛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有的小组因为追求速度,在测量时出了小差错,不得不返工,急得满头大汗。有的小组则因为设备突发轻微故障,耽搁了宝贵时间。
小豆子小组也遇到了挑战。在精镗内孔时,负责操作的队员因为紧张,手稍微抖了一下,导致内壁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螺旋纹。按照常规,这可能需要重新加工甚至更换毛坯。
“千哥,怎么办?时间可能不够了!”队员焦急地看向小豆子。
小豆子没有慌乱,他凑近仔细观察了一下那细微的纹路,又用手摸了摸,沉思片刻,果断地说:“别慌!纹路很浅,还没到影响强度的地步。我们用最细的油石手工精研一下,应该能消除,还能提高光洁度!你来稳住进给,我来研磨!”
他拿起自制的细长油石条,蘸上机油,小心翼翼地伸进炮管内,凭着感觉和之前积累的经验,开始精细地研磨起来。他的动作稳定而精准,眼神专注。几分钟后,再次测量,那细微的螺旋纹果然消失了,内壁光洁度甚至比要求的还好!
这个小插曲不仅没有耽误时间,反而展现了小豆子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比赛进行到一小时五十分钟时,小豆子小组第一个举起了示意完成的红旗!
“青年技工组,完成!”牛大力大声宣布,并按下了怀表。
紧接着,老张的“经验组”和王老铁的“铁匠组”也在最后一两分钟内相继完成。
接下来是严格的检验环节。家泉次郎和老张亲自拿着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等精密量具,对每一根加工好的炮管进行全方位检测。外圆尺寸、内膛直径、直线度、圆度、光洁度……每一项数据都仔细核对。
检验结果很快出炉:
小豆子带领的“青年技工组”,不仅以一小时五十分钟的最快速度完成,而且加工出的炮管所有精度指标全部达到优等!误差远远小于零点一毫米的要求!
老张的“经验组”和王老铁的“铁匠组”也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只是在时间上稍逊一筹。
其他几个小组,有的因返工超时,有的在精度上略有瑕疵。
“我宣布!”林烽站起身,声音洪亮,“瓦窑堡兵工厂首届技工技能竞赛,‘枪管加工速度赛’第一名——李小千同志带领的‘青年技工组’!他们获得‘最快加工组’称号!”
工棚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尤其是年轻技工们,更是激动不已。小豆子和他的组员们抱在一起,又跳又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牛大力冲过去,一把将小豆子扛在了肩膀上,绕着场地跑了起来:“哈哈哈!俺就知道小豆子行!好样的!”
王老铁也难得地没有嫉妒,拍着老张的肩膀:“老张头,看见没?后生可畏啊!咱们这帮老家伙,也得加把劲喽!”
老张欣慰地看着被众人簇拥的小豆子,眼中满是骄傲:“是啊,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好事!”
颁奖仪式上,林烽亲自将一面绣着“最快加工组”的红旗授予小豆子小组,并给每位组员颁发了一本崭新的《技术手册》和一支钢笔作为奖励。
林烽在总结讲话中说道:“同志们!这次竞赛,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更赛出了我们瓦窑堡兵工厂的希望!李小千同志和他的组员们,用他们的速度、精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说明,只要我们肯钻研、敢创新、善配合,生产效率就能大幅度提升!”
他环视全场,语气激昂:“我要求,各车间、各加工点,都要认真学习‘青年技工组’的经验,总结他们的工作方法!竞赛结束了,但提升效率、追求卓越的精神不能结束!我们要把这次竞赛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竞赛的效应是立竿见影的。赛后,各车间纷纷组织学习讨论,小豆子小组的“流水协作法”和“关键步骤精细操作法”被迅速推广。老师傅们也开始放下架子,主动和年轻技工交流经验,改进自己的操作方法。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在瓦窑堡兵工厂悄然兴起。
苏婉在月底的统计中发现,仅仅半个月时间,全厂各主要产品的加工效率平均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废品率也有所下降。
站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看着工人们更加娴熟、高效的操作,林烽对身边的苏婉和老张说:“看来,咱们这竞赛是搞对了!这不仅是提升了效率,更是激活了人心,锤炼了队伍啊!”
小豆子依旧每天忙碌在机床旁,只是肩膀上多了一份责任,身边多了更多向他请教的年轻工友。他知道,比赛只是开始,如何在日常生产中始终保持这种高效和精准,才是更大的挑战。而他,已经准备好了。瓦窑堡兵工厂的技术传承与创新,就在这火热的生产竞赛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