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艾斯特里安,林星阑和陈默乘坐着一种由活化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巨型叶片构成的飞行平台,穿梭在翠穹之冠内部。越是深入,越是能感受到这个活体星域的磅礴与精妙。能量脉络如同血管般在透明的“树皮”下奔流,传递着信息和养分;各种奇异的生物与能量体和谐共生,构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态。
然而,这片生机之下,也潜藏着不谐。越靠近所谓的“枯荣边界”,周围的“枝叶”颜色开始变得黯淡,生命能量的流动也显得迟滞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仿佛温暖的春日突然遭遇了倒春寒。
飞行平台最终停靠在一条极其粗壮、但色泽明显灰败了许多的能量枝干尽头。前方,是一片朦胧的、不断扭曲的光幕,光幕之外,是令人不安的、纯粹的虚空。而在光幕与枝干的交界处,一些如同墨渍般、不断蠕动着的暗影正在顽固地侵蚀着翠穹的能量屏障,发出细微却刺耳的、如同冰块碎裂般的“滋滋”声。
那就是“沉寂之影”。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是一团不断试图将接触到的能量和物质凝固、僵化的冰冷暗影,散发着与“基石守护者”同源、但更加原始和纯粹的“秩序”气息。
几位翠穹的守林人正在光幕边缘,他们双手按在枝干上,周身翠绿光芒大盛,将精纯的生命能量注入屏障,抵抗着暗影的侵蚀。但显然,他们显得十分吃力,屏障上的“墨渍”仍在缓慢而坚定地扩大。
“情况比上次更糟了。”艾斯特里安眉头紧锁,语气凝重,“这些‘影子’似乎找到了某种方法,能更有效地中和我们的生命能量。常规的驱散手段效果越来越差。”
他转向林星阑和陈默,眼中带着期待与审视:“星阑,你拥有‘观测者’的视野,或许能看出我们忽略的细节。这些‘影子’,它们并非纯粹的能量或物质,更像是一种……规则的显化。”
林星阑点了点头,没有贸然靠近。她闭上双眼,彻底放开了自己的感知。在她的“规则视野”中,眼前的景象瞬间发生了变化。
那不再是简单的光影对抗。翠穹的能量屏障,是由无数细密、充满活力的生命规则符文交织而成,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温暖的河流。而那些“沉寂之影”,则是一条条冰冷、僵硬的“秩序”锁链,它们如同水蛭般附着在河流表面,并非强行阻断,而是不断地向河流内部注入一种“凝固”与“绝对”的规则信息,试图让奔流的河水凝结成冰!
更让她心惊的是,她看到在那些暗影侵蚀最严重的地方,翠穹屏障内部的规则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近乎不可查的“晶化”现象——那是被“秩序”同化的前兆!
“它们在污染规则的底层结构!”林星阑猛地睁开眼,语气急促,“不是简单的能量消耗,而是在改写这片区域的规则属性!如果让它们彻底成功,这片区域将不再是翠穹之冠的一部分,甚至会变成‘基石’秩序的前哨站!”
艾斯特里安和其他守林人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他们能感觉到屏障的衰弱,却没想到根源如此致命!
“规则层面的污染……难怪我们的生命能量效果不佳。”艾斯特里安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我们的力量源于生长与变化,而它们的力量旨在终结与固定……这是本质上的克制。”
“未必。”陈默忽然开口,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暗影,又看向林星阑,“星阑,还记得我们对抗‘秩序重构协议’时用的方法吗?”
林星阑眼睛一亮:“你是说……‘可能性’?”
“没错!”陈默快速分析道,“绝对秩序最大的弱点,就在于它无法处理真正的‘混沌’和‘意外’。翠穹的力量是生机与变化,这本身就和绝对秩序冲突,但或许还不够‘意外’。而我们人类……”他看向林星阑,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最不缺的,就是连自己都无法完全预测的‘可能性’!”
林星阑瞬间明白了陈默的意思。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将心神沉入规则视野。但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观察,而是开始主动调动自身的力量。
她掌心的三色印记亮起,代表生命规则的翠绿部分与翠穹的能量产生共鸣,为她提供了稳定的支点。而另外两种力量——代表灵能规则的蔚蓝与代表本源规则的暗金,则开始以一种极其独特、充满了人类思维特质的、跳跃而非线性、充满了意外转折的方式运转起来!
她将这份独特的、属于人类文明的“不规则”频率,小心翼翼地凝聚起来,并非去冲击那些暗影,而是像一股带着无数棱角的、旋转的清风,吹向了那些正在被“晶化”的规则节点!
奇迹发生了!
当这股充满了“意外性”的规则频率触及到那些僵化的、追求绝对一致的秩序锁链时,那些锁链仿佛遇到了天敌般剧烈地颤抖起来!它们试图按照既定程序去“定义”和“固化”这股力量,却发现这股力量内部充满了矛盾、变量和不断衍生的新可能,根本无法被纳入任何固定的模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