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凤仪的故乡麻荒地,时光仿佛在此镌刻下一段段炽热而真挚的故事。岁月的风掠过这片土地时,一场关于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正悄然拉开帷幕。彼时,台海之上,阴云如墨,层层叠叠压下来,局势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一触即发。大陆正深陷经济困境的泥沼,艰难跋涉,海峡对岸的台湾当局似嗅到了腥味的鲨鱼,蠢蠢欲动。蒋介石妄图 “反攻大陆” 的野心昭然若揭,那野心如同荒原上的野火,疯狂地燃烧着。
1962 年 1 月 15 日,台湾成立以蒋介石、陈诚为首的 “反攻行动委员会”,这消息恰似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巨浪,让整个局势愈发动荡不安。3 月 1 日,黑猫中队副队长杨世驹驾驶着 U-2 飞机,从桃园机场呼啸着冲上云霄,那刺耳的轰鸣声,宛如恶魔的狞笑,充满了挑衅的意味。飞机掠过妈祖上空,堂而皇之闯入大陆领空,一路途经闽、浙、皖、豫、陕、甘、宁、青、蒙九省区,在青海海晏原子弹生产基地上空,如同贪婪的秃鹫肆意盘旋三圈后,又大摇大摆地经过郑州、福州,最终安然返航。大陆方面的拦截飞机倾巢而出,飞行员们怀着坚定的信念,驾驶战机奋勇拦截,却在这场空中博弈中无功而返,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架 U-2 飞机如逃脱的恶鸟,扬长而去,只留下无尽的愤懑与不甘在心头翻涌。刘亚楼司令员凝视着飞机远去的方向,面色凝重如铁,声音中满是忧虑与焦急,对成钧副司令员沉重地说:“问题严重啊!” 随后,台湾国防部征兵令如纷飞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4 月,台湾当局通过 “国防特别预算”,大肆增加军事物资储备,蒋介石摩拳擦掌,一场大战已如满弦之箭,蓄势待发。
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得知这种消息,觉得局势很严峻。他心中满是担忧,立即作出指示,每个字仿佛都是千钧之重的磐石:“敌人一突上来对我们很不利,决不能让他们上来。从连云港到香港,统统不让他们上来。还要准备第二手,防止敌人空降,在我中心地区占领一个城市。” 字字句句,饱含着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也彰显着守护国土的坚定决心。6 月 10 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关于准备粉碎国民党军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这一指示如同激昂的战歌,又如振奋人心的号角,唤醒全体中华儿女保卫家园的热血与决心。
麻荒地村武委会主任马存富接到公社通知,那一张薄薄的纸,却承载着如山般沉重的责任。原来驻扎在县城的四六二八部队八连,即将移防到县城东边的麻荒地。他们就像一群蓄势待发的雄鹰,时刻准备奔赴福建前线,与预谋 “反攻大陆” 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与此同时,公社要求麻荒地村干部积极配合四六二八部队的军事行动。
马存富不敢有丝毫懈怠,脚步匆匆,火急火燎向马友才书记汇报。马友才听闻后,眉头紧紧皱起,如同拧成结的绳索,他缓缓举起手,摸摸后脑勺,神情严肃而郑重地对马存富说:“这个事很重要,你最近这几天,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配合协调部队同志们的工作。” 话语虽然简短,却字字千钧,饱含着对此次任务的高度重视。
四六二八部队先遣组迅速抵达,他们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马存富带着他们挨家挨户号房子,几个好奇的小孩像欢快的小雀儿,蹦蹦跳跳跟在后边看热闹。每走进一户人家,迎接他们的都是热情洋溢的笑脸,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而灿烂,还有真诚得能融化冰雪的问候。那些有空房子的人家,眼神中满是期待与自豪,仿佛迎接的不是普通客人,而是无比珍贵的稀世珍宝。在他们心中,能和解放军一同生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仿佛这份荣耀能让整个家族都沐浴在璀璨的光芒之中。
马存富领着解放军来到马友盛家,马志远听闻自家要住解放军,眼睛瞬间亮起来,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满心都是欢喜。他家的南房一直空着,马存富领着解放军进去查看。觉得那房子狭小局促,仿佛一个憋闷的小匣子,又终日不见阳光,阴冷潮湿如同地窖一般。解放军战士们看了看,轻轻摇摇头,没有相中,转身离去。这让马志远满心的期待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化作失望。他呆呆站在原地,望着解放军离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失落与不舍。
随后,马存富又带着先遣组来到马友志家,马志远也跟着几个小朋友一同前来。刚到门口,就见马友志家的杨金凤三大娘笑容满面,那笑容宛如春日最灿烂的朝阳,热情地迎出来。她一边笑着打招呼,声音清脆而亲切,一边领着解放军进了正房东屋,嘴里念叨着:“西屋住着我婆婆,我们住东厢房,就让解放军同志住在这屋吧。” 那语气,那神情,满是真诚与热情,让人如沐春风。解放军战士看看宽敞明亮的屋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房子便这样定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