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的初中同学聚会,姜浩最终还是爽约了。
并非故意失信,而是思来想去,总觉得多年未联系的同学聚在一起,除了客套的寒暄,实在没什么共同话题可聊,倒不如趁出发去广州前,多陪陪父母。
他提前给王威威发了消息,解释了缘由,王威威虽有些遗憾,也没多计较。
解决完聚会的事,姜浩当天就找来了哥哥李江——李江是个小包工头,平时在县里承包些装修、基建的小工程,为人踏实肯干,这些年父母家里有什么修修补补的活,都是他一手包办,闲暇时也没少照拂两位老人。
“哥,我想趁这次在家,把家里翻新一下,再添些新的家用电器。”
姜浩坐在客厅沙发上,跟李江说着自己的想法,“你看这墙皮都有些开裂了,家具也都是老物件,爸妈舍不得换,我这次回来正好帮他们拾掇拾掇。”
李江围着屋子转了一圈,又仔细查看了水电线路,心里大概有了数:
“翻新的话,墙面得重新刷漆,厨房和卫生间的瓷砖要换,门窗也得检查加固,再加上新家电,初步算下来,差不多得近 8万元。”
没等父母开口推辞,姜浩就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到李江手里:“哥,我给你 10万元,你拿着。”
“材料和家电都选最好的,不用省,钱不够我再补。”
李江愣了愣,又看了看姜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行啊,弟弟,这些年在外面是真有出息了!”
“放心,哥肯定给你把活干得漂漂亮亮的,保证你爸妈满意。”
一旁的父母果然忍不住插话:
“不用这么折腾,家里这些东西还能用,花那冤枉钱干啥?”
“爸、妈,钱挣来就是花在该花的地方的。”
姜浩握着母亲的手,语气恳切,“我平时不在家,也没法好好照顾你们,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你们住着舒服,我在外头也安心。”父母拗不过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解决完翻新的事,姜浩又拿出另一张银行卡,塞到父亲手里:
“爸,这里面也有 10万元,你和妈拿着零用。”
“你们现在还没到城镇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也没什么收入来源,别总舍不得花钱。”
父亲捏着银行卡,眼眶微微发红,嘴上却还说着:
“我们有钱花,你自己在外头打拼也不容易,不用给我们这么多……”
“爸,您就拿着吧。”
姜浩打断他的话,笑着说,“我现在条件好了,你们放心花就行。”
看着父母欣慰的笑容,姜浩心里也暖暖的——能为家里做点实事,承担起家里的义务,自己也感觉很自豪。
到了晚上,家里简单做了几道菜,姜浩拉着李江坐在餐桌旁,开了一瓶白酒,两人边喝边聊房屋翻新的细节。
桌上的小炒黄牛肉色泽鲜亮,肉片裹着浓郁的酱汁,香气不断往鼻尖钻,姜浩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咀嚼片刻,忽然抬头看向正在收拾厨房的母亲柳梅,笑着说:
“妈,您这黄炒小牛肉炒得也太好吃了,这味道怎么感觉这么熟悉,跟以前吃过的某种味道特别像。”
柳梅擦着手从厨房走出来,在餐桌旁坐下,闻言笑着解释:
“这可不是我炒的,是咱们家新来的邻居送的。”
“下午我在楼下买菜碰到她,我说你回来了。”
她说自己炒多了吃不了,怕浪费,就特意给咱们端了一盘过来。
她顿了顿,语气里满是认可:
“咱们这新邻居,人是真不错,搬来才半个多月,三天两头给咱们送东西,有时候是刚蒸的馒头,有时候是自己腌的咸菜,待人特别热情。”
说着,她又轻轻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惋惜:
“就是可惜了,看她年纪不算小了,估摸着得有三十多了,前几天我还看见她扶着腰慢慢走,她好像还怀孕了。”
姜浩听着,心里也多了几分对新邻居的好感,又夹了一块牛肉放进嘴里,点头道:
“这么热心的邻居可不好遇,等回头有空,咱们也得回送点东西,礼尚往来才好。”
李江在一旁也附和着,几人的闲谈间,满是寻常家庭的温暖烟火气。
一家人正围着餐桌吃饭,说说笑笑间满是暖意,门外忽然传来“吱呀”一声推门声,紧接着王威威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姜浩!在家么?”
话音未落,她就晃悠着走进屋,脸颊带着明显的红晕,身上还飘着淡淡的酒气,显然是喝了不少。
看到姜浩一家人正围坐吃饭,她也没觉得尴尬。
姜浩赶紧放下筷子站起身,往旁边让了让,有些意外地问:
“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事么?”
“怎么着,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叔叔阿姨了?”
王威威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娇嗔,
“想当年上初中那会,我可是天天往你家跑,阿姨做的红烧肉我到现在都惦记着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