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田彬正用瑞士军刀与那个顽固的三星车充三角螺丝搏斗,金属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嘎声。琳达突然将一张彩色打印纸推到会议桌中央——iPod mini的官方数据线特写照片,旁边贴着15欧元的价签。
知道成本多少吗?她涂着丹蔻的指甲轻轻点击图片,深圳工厂出货价1.2美元。
朱迪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十二倍利润?
因为这个小东西。周智勇从公文包取出一个透明密封袋,里面是拆解的iPod接口芯片,苹果的认证芯片,没有它数据线就是废塑料。
林强接过密封袋对着灯光观察:ATtiny系列的MCU,内部烧录了验证程序。他的指尖在芯片引脚上游走,四线制,其中一对肯定是加密通信。
能破解吗?田彬终于放弃拆解,凑过来时眼镜撞上林强的肩膀。
舒欣已经调出苹果专利文件:验证协议采用SHA-1算法,理论上...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屏幕上一行小字标注着专利保护至2012年。
琳达的高跟鞋突然敲击地板:各位,我们不需要破解。她打开通讯录,香港有家叫联创的贸易商,去年就拿到了MFi认证。
投影仪切换到邮件界面,一个英文报价单显示着MFi认证芯片:$0.85/pcs (MOQ 10K)。周智勇的钢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美元符号:如果我们能拿到授权芯片...
等等!田彬突然举起iPod接口,你们看这个凹陷设计!他用镊子指着接口内侧的凹槽,根本没必要用加密芯片,只要在塑料模具上加个凸起就能物理规避专利!
会议室瞬间安静。舒欣迅速绘制出三维剖面图,林强则翻出《专利法实施条例》:外观设计专利不保护功能性结构...
聪明!琳达拍手道,但正规渠道还是需要MFi认证。她转向周智勇,我建议双轨并行:一边申请认证,一边准备Plan B。
……
深夜实验室的示波器泛着绿光,林强将第七根手工焊接的数据线插入iPod mini。这台珍珠白色的播放器是琳达从香港带回来的水货,金属外壳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
电流上去了!田彬盯着万用表惊呼。液晶屏显示478mA,刚好达到iPod mini的标称充电电流。但同步按钮依然灰暗——没有通过苹果的认证协议。
舒欣用镊子夹起正版数据线的30针Dock接口:苹果在12点钟方向埋了认证触点。她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这个镀金触点只连接认证芯片,不参与数据传输。
林强翻出2003年版的《USB2.0规范》,指着物理层协议章节:我们可以利用TI芯片的副载波调制功能,在D+线叠加验证信号。他突然停顿,就像当年破解PS2记忆卡那样!
田彬突然扯开音响的防尘罩,露出里面飞利浦的CD-Pro2机芯:你们记不记得这个激光头的数字伺服系统?他在草稿纸上画出信号波形,用类似EFM调制的思路来模拟苹果的握手协议...
……
次日上午,朱迪带来的华强北山寨数据线让众人大开眼界。一条印着Made in Singapore的仿品居然能实现充电功能,拆解后发现制造者用跳线短接了认证触点。
这是钻了iPod mini固件1.0的空子。林强连接上工程模式的iPod,苹果在系统日志里没有封锁这种基础充电协议。
周智勇拿起烧毁的LT公司样机,嗅到熟悉的松香味:他们直接照搬了万能充的过压保护模块。指着PCB上焦黑的TL431稳压管,这种设计根本承受不住iPod mini的500mA电流。
舒欣调出2004年电子展资料:当时参展的贝尔金车载充电器就发生过类似事故,所以苹果在1.1版固件里增加了电流校验。
琳达带来的香港贸易商资料显示,当时MFi认证芯片主要来自旺角的JG电子。这家拥有苹果二级授权的公司,正在向大陆销售ATtiny24芯片——每颗要价1.2美元,且需要预先烧录设备指纹。
这是2003年的老款加密方案。林强用编程器读取芯片数据,验证协议只是简单的RSA-512签名,比现在PSP的Security Chip容易破解得多。
朱迪展示华强北的黑科技:一家摊位出售的转接头,能将30针接口转换成Mini-USB。虽然不能同步,但能读取iPod里的MP3文件。她拆开塑料外壳,露出里面飞线连接的CH375B芯片——这是当时国产MP3常用的USB控制器。
我们的机会在这里。周智勇在白板上画出两个分支,正规渠道做带MFi芯片的完整数据线,走琳达的欧洲订单;华强北渠道做物理转接器,主打免驱动传输MP3功能。
……
2005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厂里正在筹备公司尾牙年会,行政部的张晓丽抱着红绸布踉跄着撞进研发部时,田彬正用热风枪改装一个奇怪的装置。塑料外壳上裸露的电路板闪着蓝光,十几根杜邦线连接着音响控制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