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尖塔”如同受伤的野兽,拖着残破的舰体,以最快的速度驶离了那片令人心智摇荡的记忆回廊。直到周围再次被相对“正常”的混沌色彩洪流所包裹,堡垒内部那种无处不在的认知压迫感才逐渐消退。幸存的船员们心有余悸,许多人依旧面色苍白,眼神中残留着被强行抹除认知的恐惧。
林枫立刻下令进入静默航行模式,并选择了一块相对稳定的、由惰性规则构成的“浮礁”作为临时锚地。堡垒表面维修机器人再次倾巢而出,全力修复着与信息陷阱和认知獠牙对抗留下的创伤,尤其是精神防护系统和规则稳定装置,受损最为严重。
核心密室内,林枫布下层层禁制,这才将封存着“认知獠牙”的特制容器取出。容器表面,由“隔绝奇点”构成的屏障依旧稳定,但透过那层无形的壁垒,依旧能感受到其中那枚漆黑獠牙散发出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与虚无。
他不敢轻易打开容器,甚至不敢用神念直接探入。仅仅是靠近,那獠牙无意识散发的“否定”气息,就在不断冲击着他的存在概念,试图在他意识中刻下“无”的烙印。
“必须找到掌控或隔绝其影响的方法。”林枫眉头紧锁。这块碎片与“根源晶片”截然不同,后者是中立的知识宝库,而前者,本身就是一件极度危险的、活着的“武器”。
他尝试调动体内的星寂之核。进化后的星寂之核对“认知獠牙”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与对抗,但其内部蕴含的生灭规则,似乎又能与獠牙代表的“终结”产生某种深层次的共鸣。这种矛盾的感觉,让林枫若有所思。
“生与灭,存在与虚无,本就是一体两面。星寂之核并非纯粹的生命力量,它也包含了‘星寂’的终结之意……或许,关键在于平衡,在于理解,而非单纯的压制或排斥。”
他回想起收取獠牙时,依靠“存在锚点”奇点与其对抗的经历。那种对自身存在概念的极致坚定,是抵御“认知抹除”的关键。
沉吟片刻,林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并非要直接炼化这枚獠牙,那无异于引火烧身。他要做的,是尝试与其中蕴含的“否定”规则进行有限的、受控的“沟通”与“理解”。
他盘膝坐下,将封存的容器置于身前。混沌星辉在体内缓缓流转,守护住灵台清明与自我认知。同时,他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极其细微、不含任何个人印记与情感、纯粹如同白纸般的“观察性神念”,缓缓穿透“隔绝奇点”的屏障,如同探针般,触及了那枚漆黑獠牙的表面。
没有预想中的狂暴反击。
那缕神念在接触獠牙的瞬间,仿佛坠入了一个绝对黑暗、绝对寂静、绝对冰冷的深渊。这里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物质,甚至没有“空无”的概念,因为连“空无”本身在这里也是一种需要被否定的“存在”。
这是一种超越语言描述的体验。林枫的这缕神念,如同一个异数,一个错误,一个本不该存在的“点”,突兀地出现在这片绝对的“无”之中。
紧接着,一股冰冷、死寂、纯粹到极致的意念,如同潮水般涌来,试图将这缕神念也同化、抹除。但这股意念中,并未包含之前那种主动的攻击性,更像是一种本能的、环境性的排斥。
林枫坚守着神念的“观察”属性,不抵抗,不认同,只是如同镜子般,映照着这片“否定”的领域。
渐渐地,在那片绝对的死寂与冰冷中,他“听”到了一些东西。
那不是声音,而是规则的“低语”,是宇宙终结时最后的叹息,是“抹除”这一概念本身的回响。
【……存在……即是错误……】
【……秩序……终归混沌……】
【……认知……带来痛苦……无知即是极乐……】
【……一切……终将……归于……寂灭……】
这些低语充满了绝望与诱惑,试图瓦解任何闯入者的意志,让其心甘情愿地拥抱“虚无”。
但林枫的心志何其坚定?他经历过生死,背负着文明存续的期望,更是亲眼见证过无数文明在“收割”下的不甘与抗争。这纯粹的“否定”,无法动摇他对“存在”价值的信念。
他如同礁石,承受着低语的冲刷,规则视觉与初成的因果视界在这极限环境下被催发到极致,努力解析着这“否定”规则的构成与运行方式。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那缕神念即将被这片绝对“无”的环境彻底消磨殆尽时,一段与其他充满诱惑和绝望的低语截然不同的、更加古老、更加冰冷的信息流,如同被封存的日志,被动地被他这外来“变量”所触发,涌入了他的感知。
这段信息流并非劝降,而是一段……坐标,以及一段简短的描述。
坐标指向归墟迷宫的极深处,一个连色彩信使给予的星图都未曾标注的、被称为“寂静之心”的区域。
而描述则更加令人心惊:
【……“钥匙”非为开启,实为“权限”……集齐碎片,可于“寂静之心”重铸“终端”……连接“主程序”……选择……“重启”……或……“覆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