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尖塔”跟随着林枫以自身存在为代价建立的精神信标,在“无声回廊”那吞噬一切的黑暗中艰难前行。速度缓慢得令人绝望,仿佛在超高密度的流体中挪动。堡垒内部,所有成员都紧守着林枫的告诫,全力回忆着支撑自身存在的核心记忆与信念,对抗着那无孔不入的意识消解之力。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发生在每个人的意识最深处。
林枫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他不仅是信标,更是与这片回廊直接“对话”的接口。那无处不在的“静”如同冰冷的潮水,持续冲击着他的存在边界,试图找出任何一丝不和谐、不坚定的缝隙。他必须时刻维持着星寂之核与四块碎片的完美共鸣,任何一丝波动,都可能导致信标中断,甚至引来更直接的同化攻击。
随着不断深入,回廊并非一成不变。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中,开始出现一些扭曲的映像。
它们并非实体,也非幻象,更像是这片回廊自身规则对闯入者内心的映射与拷问。
戈塔的眼前,偶尔会闪过塔玛尔母星毁灭时最后的绚烂与死寂,那刻骨铭心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其他船员的意识中,则浮现出地球亲人的面容、星火协议战友的牺牲、或是自身最深的恐惧与遗憾。
甚至连卫士-七的逻辑核心,都受到了干扰,数据流中偶尔会混入一些自相矛盾的、关于“存在意义”的无解循环命题。
这些映像无声无息,却比任何直接的攻击都更具杀伤力。它们直接撬动意识的根基,诱使目标自我怀疑,自我瓦解。
林枫同样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映像”。他看到了自己修行路上的坎坷与迷茫,看到了面对收割者时的渺小与无力,甚至看到了某种可能的未来——他集齐了钥匙,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一切希望彻底湮灭……
这些负面、不确定的念头,如同毒蛇,试图钻入他坚固的心防。
但林枫的心志早已千锤百炼。他以星寂之核那包容生灭的宏大视角,冷静地审视着这些源自自身的恐惧与疑虑。不抗拒,不认同,只是观察,然后将其作为自身存在的一部分,纳入那由四块碎片支撑起的、更加稳固的存在架构之中。
承认脆弱,亦是强大的一部分。
就在他成功化解又一次内心映像冲击的瞬间,前方那纯粹的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点异样。
那不是光,也不是物体。那是一个……逻辑上的矛盾点。
在规则视觉完全失效的这里,林枫凭借与回廊的共鸣,隐约“感知”到前方出现了一个区域,那里的“存在”规则本身,似乎出现了自我指涉的悖论。就像一面能够映照出它自身背面的镜子,一个能够包含它自身的集合。这种逻辑上的扭曲,在这片追求绝对“静”与“无”的回廊中,显得格外刺眼和不协调。
而星寂之核传来的强烈牵引力,正指向那个悖论点的中心!
第五块碎片,就在那里!它并非简单地“存在”于回廊中,它本身,就是这片绝对寂静领域中的一个异常变量,一个存在的悖论!
林枫指引着“方尖塔”小心翼翼地向那个悖论点靠近。
越是接近,那种逻辑上的扭曲感就越发强烈。周围绝对的“静”开始出现细微的“涟漪”,仿佛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不规则的石子。一些断续的、无法用任何语言描述的低语,开始直接在林枫的意识中响起。
这低语并非来自外界,更像是他自身存在与那悖论碎片产生共鸣时,激发的内在回响:
【……‘是’与‘非’的边界何在?】
【……观察者,如何观察自身?】
【……定义‘存在’的,是否本身也需‘存在’?】
【……循环的起点,亦是终点?】
这些低语充满了哲学的思辨与逻辑的陷阱,每一句都直指认知的根基。若在平时,这些不过是思想实验的素材,但在此地,在这片能够直接瓦解意识的环境中,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凿子,狠狠敲击着林枫存在的基础。
林枫闷哼一声,感觉自己的思维逻辑仿佛要被这些悖论问题撕裂。他赖以认知世界的“是非”、“观察”、“定义”、“循环”等基本概念,都受到了最本源的挑战。
他死死守住星寂之核,四块碎片的力量被催发到极致。
“根源晶片”提供着信息存在的确定性。
“认知獠牙”斩断那些试图引入逻辑混乱的外扰。
“停滞之核”维系着自身思维的连贯性。
“时间琥珀”锚定着思考过程的有序性。
他以自身的存在为答案,去回应那些无解的问题。
我思,故我在。此刻的‘思’,便是‘在’的证明。
无需观察自身,我即是观察的主体与客体。
定义存在的,是我此刻的‘确认’。
我的循环,由我定义起点与终点。
这不是逻辑上的胜利,而是存在层面上的强硬宣言。
他的意识,如同一块历经锤炼的坚钢,在悖论的火焰中非但没有融化,反而变得更加凝练、纯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