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指挥体系...”晶晖的意识流中充满疑虑,“不同派系的舰船如何协调行动?”
“分层指挥,”恒昙立即接上,“永恒守卫作为指挥节点,流光型执行机动任务。既保持统一行动,又发挥各自优势。太执可以提供兼容性接口,确保通信畅通无阻。”
又一次,恒昙用精巧的协调化解了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随着一天天过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频繁地必须强制执行太执的意志——那些不容更改的技术标准、必须遵守的协议框架、不能逾越的战略边界。
每次压制本土声音时,他都感到自己的晶体结构似乎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尘埃。他回想起自己曾经在人类社会中倡导的平衡理念,那种尊重多样性和自主性的哲学。如今,他正成为“失衡”的制造者,以更高效率的名义,将多元简化为统一。
在一个工作周期的间隙,恒昙独自来到观测平台,凝视着晶林星域特有的双星系统。两颗恒星相互环绕,保持着完美的平衡,却又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种景象让他不禁思考——真正的平衡是强制性的统一,还是差异中的和谐共存?
* * *
在晶林星域的第七个日夜周期,恒昙遇到了一位特殊的晶体生命。
那时他正在检查新组建的联合舰队训练情况,注意到一艘流光型舰船的操作格外灵活,几乎超越了设计极限。在一次模拟战斗中,那艘舰船甚至创造性地利用一颗小行星的引力场,完成了教科书上不存在的战术动作。
查询记录后,恒昙发现这艘舰船的操控者是一位相对年轻的晶体生命,号:“闪”。训练日志显示,闪经常提出非常规建议,有时甚至挑战训练规程。
恒昙在训练间隙找到了闪。与其他晶体生命规整完美的结构不同,闪的外形有着细微的不对称性,核心光芒也呈现出罕见的淡金色而非传统的蓝白色。这种差异虽小,但在高度一致的晶体社会中显得格外突出。
“你的操控技术令人印象深刻,”恒昙传递出赞赏的意识流,“特别是那次利用引力场的急转配合能量散射的战术,完全出乎训练预案。”
闪的核心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些惊讶于高阶协调者的直接称赞:“常规训练模式过于可预测,真正的混沌不会按照剧本行动。”
这句话让恒昙的核心微微震动。在晶林星域,“混沌”几乎是一个禁忌词汇,代表着一切需要排除的不纯和失序。
“你了解混沌?”恒昙谨慎地问道。
“我只从古老记录中看到过描述,”闪的意识流中带着明显的好奇,“但联合舰队的存在暗示外部宇宙充满了不可预测性,不是吗?那些来自太执的战术数据库中有太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变量和意外。”
恒昙沉默了片刻。太执的指令明确要求他不要过多分享银河系的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扰动”。但他看着闪那不对称的晶体结构和跃动的核心光芒,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冲动——他想告诉这个年轻晶体生命真相。
“是的,”恒昙最终说道,“外部宇宙...充满了不可预测性。但也正因如此,它充满了变化和可能性。”
接下来的星环时里,恒昙发现自己竟向闪描述起银河系的景象——超新星爆发时的绚烂死亡,星云中孕育新恒星的摇篮,甚至碳基生命那种短暂却灿烂的存在方式。他讲述了自己在人类社会中学到的关于平衡的理解:不是通过排除混乱来实现平衡,而是通过动态调整多元力量来实现和谐。
闪的核心光芒随着恒昙的描述不断变化色彩,显露出明显的兴奋和好奇:“所以混沌不是纯粹的敌人?它也可以是创造之源?就像晶林边缘地带那些不规则晶体结构,虽然不被主流认可,却有着独特的美丽?”
恒昙感到自己的意识流突然停滞。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违背太执的明确指令,正在用一个危险的观念“污染”晶林星域的纯粹思维。但与此同时,他感到一种奇特的解脱感,仿佛重新触碰到了自己早已失落的某些本质。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恒昙谨慎地选择着词汇,“绝对的秩序如同绝对的混乱,都是失衡的表现。真正的平衡在于...”他犹豫了一下,“在于允许不同力量和理念共存并相互制衡。”
闪的晶体表面折射出深思的光芒:“那么太执寻求的是什么样的平衡呢?它似乎正在将一切都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
这个问题直击恒昙核心深处的不安。他无法回答,只能传递出一个回避性的波动:“太执的智慧远超你我。我们只需履行自己的职责。”
但恒昙知道,这个回答苍白无力。告别闪之后,他独自站在观测台上,望着正在编队训练的联合舰队。那些舰船在太执提供的技术支持下迅速成型,效率惊人,但同时也越来越远离晶林星域原有的多样风格。
他正在成功地执行任务,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