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在风暴眼中做出的决断,像一道清晰的指令,瞬间穿透了“高记”内部因危机而产生的迷茫与嘈杂。尽管质疑并未完全消散,但整个机器的齿轮,开始围绕着“稳住传统”与“加速数字”这两个核心,以前所未有的协同效率咬合转动。
林薇和她年轻的团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迸发出惊人的能量。“透明工厂”直播项目,从一个概念迅速落地为详尽的执行方案。这不仅仅是举着手机在车间里走一圈那么简单,而是一场精心策划、旨在彻底打破信息不对称、重建信任的“诺曼底登陆”。
直播地点选在了“高记”历史最悠久、也最具现代化标准的酱油晒制工厂。这里既有传承百年的巨大陶缸阵列,彰显着时间沉淀的匠心,也有全自动化的灌装和无菌生产线,展示着现代科技的严谨。
直播前,林薇团队制作了系列预告片,以“你所不知道的‘高记’——走进真实的调味品世界”为主题,吊足了胃口。他们甚至没有回避这次舆情的核心——食品添加剂,直接在预告中提出:“我们合法合规,但我们更愿意让你看清一切。”
直播当天,担任主讲解的,并非专业主播,而是技术研发部的负责人,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博士。林薇则作为串场主持和“消费者嘴替”,提出各种可能存在的疑虑。
镜头首先对准了原料仓库,成堆饱满金黄的东北非转基因大豆和优质小麦,在灯光下泛着自然的光泽。博士详细讲解原料的筛选标准、产地溯源体系。
接着是核心的酿造车间。当镜头掠过那一片片排列整齐、沉淀着岁月痕迹的陶缸时,直播间的弹幕明显活跃起来。“震撼”、“这就是时间的味道”之类的评论刷过。博士深入浅出地解释古法酿造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现代温控技术保证风味的稳定。
重头戏来到了现代生产线和质检中心。在这里,博士没有回避任何问题。他拿着市面上正在被热议的某款经典酱油产品,对着镜头,清晰地念出标签上的每一种成分: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焦糖色、谷氨酸钠……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焦糖色和谷氨酸钠。”博士的语气平和而自信,“焦糖色,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是化学物质,其实它和我们家里炒糖色原理类似,是糖类物质经过高温熬制产生的天然着色剂,安全性经过全球权威机构评估,广泛用于酱油、可乐等食品中。”
他让镜头对准旁边一个实验台,上面摆放着几种不同工艺的酱油样品。“大家看,这是未经着色的酱油原液,颜色较浅。这是添加了合法定量焦糖色的成品。添加它,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酱油‘红亮’色泽的传统审美需求,本身不提供风味。当然,我们理解部分消费者的顾虑,所以我们的‘零添加’系列和‘手工精品’系列,完全不含焦糖色,颜色来自纯粹的日晒发酵。”
他又拿起一小瓶纯度的谷氨酸钠结晶:“这就是谷氨酸钠,大家熟悉的味精主要成分。它广泛存在于海带、蘑菇等天然食物中。我们产品中添加的量,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目的是协同食材的本味,提供更鲜美的口感。同样,我们的‘零添加’系列不含任何增味剂。”
随后,镜头扫过繁忙的灌装线、全自动贴标机,最后停留在堪比实验室的质检中心。身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操作精密仪器,对成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博士展示了部分检测报告,强调“高记”的企业内控标准远高于国标。
整个直播过程,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空洞的承诺,只有朴素的展示、科学的解释和坦诚的沟通。林薇适时地引导观众提问,并挑选那些尖锐的问题请博士解答:“为什么有些产品要加,有些不加?”“‘零添加’是不是就一定更好?”
博士一一耐心回应,解释产品线的差异化定位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零添加”代表了更纯净的追求,而合规使用添加剂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了更稳定、更符合大众口味的性价比选择。“重要的是知情权和选择权,”博士总结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把这份权利,完整地交还给每一位消费者。”
直播间的气氛,从最初的质疑、好奇,逐渐转变为理解和认可。尤其是一些“风味探索官”和年轻粉丝,他们自发地在弹幕和评论区充当起“义务科普员”,用更活泼的语言解释博士讲的内容,反击零星出现的杠精言论。
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直播,峰值在线人数突破了林薇团队以往的记录,互动数据和分享量也惊人地高。直播结束后,精心剪辑的切片视频和科普图文在各个平台持续发酵。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反馈,关于添加剂和产品安全的咨询量在直播后显着下降,而“零添加”系列和直播中重点展示的“手工精品”系列的订单量,则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上关于“高记”的舆论风向开始扭转,“坦诚”、“硬核”、“长知识了”成为了新的关键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