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星刚在生产部的库存优化报表上签下名字,顾砚深就拿着一份社交媒体数据报告走了进来,页面上跳动的红色曲线格外醒目:“定制订单量虽然稳定增长,但新客转化率最近停滞了。技术部优化了AR预览,生产部缩短了交货周期,现在该轮到营销端发力了。”
他指着报告里的用户画像补充道:“80%的潜在客户都集中在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但我们目前的内容还停留在产品展示,跟用户没有真正互动起来。上次那个新婚夫妇的定制案例在社群里反响很好,或许我们能把这种‘情感共鸣’放大到整个社交平台。”
苏晚星指尖划过报告里的“用户留言关键词”,“想参与设计”“看不到真实效果”“怕踩坑”这几条反复出现。她忽然想起陈染之前提过的客户反馈:“很多人上传自己的设计图时,都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要不我们搞个线上设计比赛?让消费者自己当设计师,既符合定制服务的核心,又能增强粘性。”
当天下午的营销专项会上,这个想法立刻引发了热烈讨论。市场部经理李薇提出了具体方案:“比赛可以叫‘我的专属生活家’,分三个赛道——家居面料图案设计、智能功能组合创意、场景化定制方案。参赛作品要结合我们的抗菌面料和智能模块,这样既能保证落地性,又能为产品研发收集灵感。”
“奖励机制得有吸引力,”苏晚星补充道,“除了现金奖励,最终的获奖作品要真正投入生产,作者还能获得终身定制折扣,再送一套自己设计的产品。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不是单纯为了奖品参赛。”
技术部老吴立刻接话:“线上平台可以加个‘作品上传通道’,支持3D模型预览和效果演示。用户上传图案后,能直接看到印在抗菌面料上的效果;提交功能创意的,系统能生成简单的功能演示动画,让评审和其他用户更直观地理解。”
方案敲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李薇的团队联合小红书、抖音官方发起活动,制作了主题宣传片——视频里穿插着之前的定制案例:印着全家福的窗帘、夫妻分区的床垫、带宠物专属位的沙发,最后定格在“你的设计,我们实现”的标语上。陈染则整理了抗菌面料的技术参数和适配要求,做成“设计指南”,避免用户提交的作品无法落地。
活动上线第一天就迎来了爆发。小红书上,#我的专属生活家设计大赛# 话题迅速登上家居榜热搜,不到24小时就有上千条投稿。有插画专业的学生上传了“节气系列”面料图案,每个节气对应不同的抗菌植物元素;有程序员设计了“办公家居联动方案”,智能沙发能根据电脑使用时长自动调整坐姿提醒;还有宝妈分享了“儿童房成长定制计划”,家具能随着孩子身高同步调整尺寸。
苏晚星特意关注了一条热门投稿:一位独居老人的女儿设计了“适老化智能床”,除了基础的防滑面料和一键呼叫功能,还加了“用药提醒”模块——床垫会在设定时间震动,床头屏显示药品名称和剂量,配套的睡衣袖口有可更换的日期贴纸。这条投稿下有两千多条评论,很多人留言“想给家里老人定制一套”。
“立刻联系这位用户,”苏晚星对李薇说,“把这个设计优化后做成‘适老化专项方案’,提前上线到定制平台。再发起‘孝心定制’子话题,引导用户分享需求,让比赛不止有创意,更有温度。”
就在设计比赛如火如荼进行时,直播带货的筹备也遇到了难题。市场部筛选了几十位家居博主,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要么是风格太浮夸,不符合我们的品牌调性;要么是只懂带货不懂产品,连抗菌面料和普通面料的区别都讲不清楚。”李薇愁眉不展地汇报。
顾砚深忽然想起上次巡店时遇到的博主:“上次在门店拍AR预览的那个‘家居美学菌’,她的视频里全是干货,从面料材质到功能设计都讲得很专业,粉丝粘性特别高。而且她之前主动提过我们的定制服务,说不定愿意合作。”
李薇立刻联系对方,没想到一拍即合。这位博主本身就是定制服务的用户,家里的智能沙发加了隐藏式储物格和情感留言屏,之前发过体验视频,播放量破百万。“我不想搞低俗营销那套,”博主在沟通时明确表示,“要让粉丝真正了解定制的价值,而不是靠噱头卖货。”
双方敲定了“设计师+主播+用户”的直播模式。首场直播定在抖音平台,主题为“定制避坑指南”。直播前,博主提前在粉丝群收集了常见问题:“定制周期太长怎么办”“面料图案会影响抗菌效果吗”“不满意能退换吗”,张诚和陈染带着团队准备了详细的解答方案和实物样品。
直播当晚,直播间在线人数很快突破十万。博主先展示了自己的定制沙发,演示了留言屏的使用方法,又撕开面料样品,对比抗菌面料和普通面料的纹理差异。张诚现场用3D模型讲解功能定制的原理,当说到“参数校验功能能避免设计冲突”时,评论区纷纷刷屏“终于不用怕踩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