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敲定的同时,校园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顾砚深亲自坐镇施工现场,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极致。建筑主体采用包豪斯标志性的简约风格,白墙灰瓦,线条利落,但在庭院设计上,融入了中式园林的移步换景理念。
“这里要种一片竹林。”顾砚深指着规划图上的空地,对建筑师说,“竹是中国传统环保材质的代表,也是我们很多产品的核心原料,让学生每天看着竹林,能时刻记得环保初心。”
实训工厂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顾砚深斥资两亿,从德国、意大利引进了最先进的环保材质加工设备和3D打印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那天,他和技术总监一起守在工厂里,直到凌晨三点,第一块竹纤维复合材料样品成功产出,才松了口气。
“学生设计的方案,在这里48小时就能变成样品。”顾砚深看着运转的机器,眼神发亮,“还要建一个材质博物馆,收集全球各地的环保材质,从非洲的天然染料到北欧的再生塑料,让学生触手可及。”
苏晚星则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师资招聘上。她亲自面试每一位候选教师,提问尖锐而直接。面对一位履历光鲜但缺乏实操经验的名校讲师,她直接抛出问题:“如果学生设计了一款好看但成本过高、无法量产的环保家居,你会怎么教他调整?”
那位讲师愣了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答案。苏晚星摇了摇头,在简历上画了个叉:“我们的老师,必须既懂设计,又懂市场。”
直到遇到李然,一位曾在国际知名家居品牌担任设计总监的设计师,苏晚星才眼前一亮。李然放弃了高薪职位,带着自己研发的再生纸材质技术前来应聘。
“我做设计十年,最遗憾的就是很多好的环保设计因为企业追求利润而被搁置。”李然递上自己的作品集,里面全是未能量产的设计方案,“我听说你们的学院,能让设计师说了算,能让环保理念真正落地,这就是我想来这里的原因。”
苏晚星翻看作品集,看到一款用再生纸制作的模块化书架,既轻便又坚固,还能自由组合,当即拍板:“你被录用了,负责《环保材质创新应用》和《产品量产实践》两门课。你的那些设计方案,都可以作为课堂案例,让学生一起完善,争取实现量产。”
师资团队逐渐成型,除了包豪斯的五位核心教授和李然这样的行业大咖,还有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沈曼特意招聘了两位有新媒体运营经验的设计师,开设《设计作品传播》课程,教学生如何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推广自己的设计,让好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就在筹备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资金缺口。原本预算五亿的校园建设,因为引进顶尖设备和扩大材质博物馆规模,已经超支一亿。财务总监拿着报表找到顾砚深,脸色凝重:“顾总,再这样下去,现金流会出问题。”
顾砚深看着报表,眉头紧锁。苏晚星得知消息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我们可以引入战略投资,但必须守住控股权。另外,‘宝贝优选’的陈姐之前提过合作,我们可以提前启动‘新锐设计师孵化计划’,让陈姐先预付一部分合作资金,作为学院的运营经费。”
顾砚深沉吟片刻,补充道:“还有,我们可以推出‘企业冠名实验室’的方案,邀请联盟内的家居企业冠名学院的实验室,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学生的研发成果优先与企业合作转化。”
方案一出,立刻得到了响应。“宝贝优选”的陈姐二话不说,预付了五千万合作资金;联盟内的三家龙头企业也纷纷报名冠名实验室,每家企业出资两千万。资金缺口瞬间填补,校园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这天晚上,苏晚星和顾砚深并肩站在尚未完工的实训工厂里,月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照亮了满地的建材。顾砚深握住苏晚星的手,指尖温热:“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讨论时尚教育时,你说想让更多人感受到设计的力量吗?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苏晚星抬头看着他,眼中闪烁着星光:“我从来没想过,能和包豪斯这样的顶尖学府合作,能打造出这样一所学院。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要让这所学院的学生,成为全球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让中国的环保设计理念,影响整个世界。”
顾砚深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会的。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就在这时,沈曼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苏总、顾总,好消息!我们的招生简章发布才一周,报名人数已经突破八千了!还有很多海外华人学生,特意发来邮件咨询报名事宜!”
苏晚星和顾砚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期待。顾砚深对着电话说道:“通知下去,选拔标准不能降低。我们要的不是数量,是质量。让每一个进入学院的学生,都能成为兼具理想与能力的优秀设计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