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烟。
离了京畿繁华之地,越往北行,景致便越发开阔苍茫。
官道两旁,沃野千里的农田渐次被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林地所取代,空气中也带上了一丝不同于京城的干燥与凛冽。
乔家一行两辆马车,在乔海阔的骑马护卫下,不紧不慢地行驶着。
乔仲远与苏清韵共乘一车,石砚随侍。
苏清韵虽心中对儿女前程充满期盼,但眼见窗外愈发荒凉的景象,眉宇间仍不免染上一丝忧色,时不时为丈夫整理一下衣襟,低声嘱咐些注意身体的琐碎话。
乔兰菁与姐妹几人同乘后车。
她倒是适应良好,时常掀开车帘一角,仔细观察着沿途的地貌、植被,甚至偶尔出现的、穿着与中原迥异的行商队伍,默默在心中勾勒着未来的商业地图。
乔山静拿着小账本,已经开始规划抵达后的开支;乔兰芷和乔林樱则细心照顾着年纪稍小的乔海汐和乔林桃,确保她们不被颠簸的旅途所苦。
紫电目光锐利,时刻留意着车外动静,旺财和赵大则一个车内照应,一个专心驾车。
行至第三日午后,队伍在一处较为开阔的河边草甸暂作休整,饮马歇脚。
也正是在这里,他们与靖王世子的队伍不期而遇。
靖王世子萧景珩并未乘坐马车,而是骑在一匹神骏的黑马上,身着墨蓝色劲装,外罩同色披风,身姿挺拔,于一众亲卫中显得卓尔不群。
他似乎刚巡视完前方路段回来,正勒马停驻,与身旁的韩侍卫长低声交代着什么。
乔仲远见状,连忙整理衣冠,带着石砚上前见礼:“下官乔仲远,见过世子爷。”
萧景珩闻声转过头,目光先是落在乔仲远身上,微微颔首:“乔大人不必多礼。”
随即,他的视线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后方那辆女眷马车。
恰在此时,乔兰菁正好在紫电的搀扶下走下马车,欲活动一下筋骨。
她今日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月白色骑装,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虽风尘仆仆,却难掩那份沉静从容的气度。
两人的目光,便在这样一个空旷的、带着北方草木气息的午后,于空中相遇。
乔兰菁微微一怔,随即敛衽行礼,姿态落落大方:“民女乔兰菁,见过世子爷。”
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萧景珩端坐马上,看着她。
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她,在陆府宴席上,在贡献碑前,甚至在听闻她那些惊人之举时,他都曾留意过这个与众不同的乔四小姐。
但如此近距离、正式地相见,确是第一次。
她不像寻常闺秀那般羞涩闪躲,眼眸清澈坦荡,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明澈。
“乔四小姐。”他开口,声音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一路行来,可还适应?”
乔兰菁直起身,迎上他的目光,唇角微弯,露出一抹浅淡却真实的笑容:“回世子爷,尚可。北地风光壮阔,与江南水乡大不相同,别有一番韵味。只是越往北,风物愈显苍凉,可见民生之艰。”
她话语间,不仅回答了问题,更点出了对民生疾苦的观察。
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赏。
他没想到一个深闺女子,竟有如此见识和胸怀。
“哦?乔四小姐有何见解?”他顺势问道,存了几分考校之心。
乔兰菁并未怯场,从容道:“民女愚见,此地虽显荒凉,但土地辽阔,水草丰美之处亦不少。若能因地制宜,发展畜牧,改善耕作,或可缓解部分民生困顿。我乔家此行,亦有意在西北尝试羊毛纺织等事,若能成,或可为此地百姓增添一条生计。”
她并未夸夸其谈,只将自家打算与对当地的观察结合,言之有物。
萧景珩闻言,眸光微动。
他深知西北困境,也一直在思索如何增强边地自身造血之能。
乔兰菁这番话,虽是从商贾角度出发,却隐隐与他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乔四小姐心怀民生,见识不凡。”他难得地赞了一句,语气比方才温和了些许,“西北地广人稀,确需新的活水。若你乔家真能在此地有所作为,于国于民,皆是好事。”
这时,苏清韵也走了过来,向萧景珩行礼。
萧景珩对这位状元夫人亦保持了应有的尊重,简单问候了几句。
短暂的休息结束,双方队伍即将再次启程。
萧景珩翻身上马,对乔仲远道:“乔大人,前方路段平顺,我们按计划行进即可。若有异常,韩侍卫长会及时通报。”
“有劳世子爷。”乔仲远拱手。
萧景珩的目光最后掠过乔兰菁,微微颔首示意,随即一勒缰绳,带着亲卫们率先绝尘而去,那股属于军旅的肃杀与利落,与乔家车马的沉稳形成了鲜明对比。
乔兰菁望着那远去的挺拔背影,心中并无多少涟漪,只觉这位世子爷并非徒有虚名的勋贵,确有其过人之处。
她转身,扶着母亲重新登上马车。
苏清韵轻声对女儿道:“这位世子爷,瞧着倒不是那等目中无人之辈。”
乔兰菁笑了笑:“身居高位而能体察下情,方能长久。母亲,我们继续赶路吧。”
车队再次移动,向着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西北疆土,坚定前行。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