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的台灯把吴梦琪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贴满便签的墙上。三维表格的电子版在电脑屏幕上闪烁,她正对着陈婆婆凉糕摊的需求栏皱眉 —— 表格里清晰标注着 “品牌需求:老味道传承>流量增长”“偏好:认街坊评价>数据报表”,但具体到包装设计,她总觉得缺了点能戳中人心的东西。窗外的嘉陵江传来货轮的鸣笛,悠长的声响里,她抓起手机翻到杨崇德的号码,指尖悬在拨号键上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按了下去。
“喂,小吴?” 电话接通的瞬间,传来杨老熟悉的声音,背景里隐约有川剧的唱腔,大概是在老幺茶馆听戏。吴梦琪的紧张感瞬间消散,像找到了主心骨:“杨老您好,打扰您听戏了,我想请教个表格细节……”
“请教谈不上,说说看。” 杨老的声音带着笑意,川剧的锣鼓声渐渐小了,“是不是又卡在需求转化上了?” 他太了解这个小姑娘的脾性,每次遇到解不开的疙瘩,总会从表格细节里找答案,却常常忽略情分与本分的平衡。
吴梦琪把困惑和盘托出:“陈婆婆的凉糕想换包装,表格里显示她最在意‘老主顾说味道没变’,可我设计的‘井水凉糕传承三代’总觉得太生硬,老人家看了没太大反应,您说问题出在哪?” 她翻着笔记本上陈婆婆的记录,“她总说‘我这凉糕是井水镇的,跟别处不一样’,我把‘井水’加进去了,还是没打动她。”
电话那头传来茶杯轻放的声响,杨老的声音带着点拨的温和:“傻丫头,情分不能丢。” 他顿了顿,川剧的胡琴声又隐约传来,“陈婆婆卖凉糕四十多年,她的老主顾多是老街坊,对‘井水’的感情不只是清凉,是回忆。你试试加句‘山城步道的凉,是外婆的井水味’,把井水和亲情勾连起来,她肯定喜欢。”
吴梦琪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外婆的井水味” 几个字刚落下,突然茅塞顿开。陈婆婆总念叨 “我婆婆当年就是用这口井的水做凉糕”,她之前只抓住了 “井水” 这个关键词,却没挖到背后的情感连接 —— 对老街坊来说,凉糕的清凉里藏着外婆的慈爱、童年的夏天,这才是最动人的情分。
“我明白了!” 她激动地说,“不能只说‘井水’,要说‘井水味里的回忆’,这样既符合表格里的‘老味道传承’需求,又加了情分的温度!” 屏幕上陈婆婆的需求栏瞬间鲜活起来,她赶紧标注:“包装文案重点:井水 + 外婆 / 童年记忆,强化情感共鸣。”
杨老在那头轻笑:“这才对嘛。表格是骨架,情分是血肉,光有骨头没肉,谁看了都觉得干巴巴。”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但本分要做足:每个客户的表格每周都得更新,不能一劳永逸。你记着周叔儿子快结婚了吗?这就是新的‘情分点’,得加进表格里。”
吴梦琪心里咯噔一下,她确实在周叔的记录里写过 “儿子年底结婚,急需用钱”,但忙着处理包装订单,居然忘了跟进这个重要信息。“我这就加!” 她懊恼地拍了下额头,点开周叔的表格,在 “最新动态” 栏里补写:“儿子婚期定在下月,需筹备婚宴伴手礼。”
“这就对了。” 杨老的声音里带着赞许,“做生意就像熬老坛,得时不时添点新料,不然味道就僵了。周叔现在最上心的肯定是儿子的婚事,你要是能帮他解决婚宴伴手礼的问题,比谈十单包装订单都管用。这既是情分,也是新的业务机会,一举两得。”
吴梦琪的思路豁然开朗,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在周叔的表格备注栏加了句:“需准备婚宴伴手礼方案 —— 结合酸辣粉 + 凉糕 + 麻花的‘磁器口三宝’组合,包装印‘百年好合’和老坛图案。” 她想起周叔说过 “想让婚宴上的亲戚都尝尝我的手艺”,这个方案正好贴合他的心意。
“还有刘叔的麻花铺,表格里是不是记着他孙子要上学?” 杨老继续点拨,声音里透着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可以建议他做‘开学伴手礼’,小包装麻花配祝福语,家长肯定喜欢。这就是从表格动态里挖需求,比盲目推销强多了。”
吴梦琪赶紧翻到刘叔的记录,果然有 “孙子九月上小学,想多赚点学费” 的字样。她在需求栏里标注:“短期需求新增:开学季伴手礼开发,需小包装、易携带。” 心里暗暗佩服杨老的记忆力,这些散落在表格里的细节,他居然都记得清清楚楚。
“表格更新不能只记生意事,家里事、心事都得记。” 杨老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老江湖的经验之谈,“上次我看陈婆婆的记录,她总说‘孙孙在外地打工,一年回不来一次’,你下次去带个拍立得,帮她拍点凉糕摊的照片,让她寄给孙孙,这情分比送啥都强。记着在表格里标‘每月帮拍一次照片’,这就是把情分落在本分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