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两只黄莺鸟,在刚发芽的柳树上唱歌,就像你去年在北海公园听到的那样。
七点,吃早饭。饭桌上,考察的是心算能力。
雨水,一斤肉票八毛七,咱买一斤二两,该给多少钱?给你十块钱,找回多少?
何雨水咬着筷子,小眉头皱起,快速计算。
何雨柱不急,慢慢喝着粥,直到她给出正确答案。
七点半,何雨水背上书包去上学。
何雨柱会送到胡同口,看着她和小伙伴汇合。
下午四点放学,何雨水必须直接回家。
何雨柱为她制定的时间表精确到分钟:
四点至五点半,完成学校作业,他亲自检查,字迹工整和逻辑清晰是基本要求;
五点半到六点,是课外拓展,可能是听他讲一段《史记》故事,或者一起研究一道有趣的几何题。
何雨柱的并非填鸭,他极其注重方法,更注重培养何雨水的逻辑思维和专注力。
这天周末,何雨柱带着何雨水,拎着两盒特意从王府井百货大楼买的精装点心,穿过了大半个北京城,来到后海附近一处静谧的四合院。
开门的是位精神矍铄、须发皆白的老先生,姓沈(齐白石)
是何雨柱通过图书馆的关系,几经周折才动的一位书法大家,据说曾在前清翰林院待过,一手欧楷写得极有风骨。
沈老先生,打扰您清静了。这就是我妹妹,何雨水。
何雨柱态度恭敬,将点心轻轻放在一旁的石桌上。
沈老先生目光如电,扫了何雨水一眼,没说话,递过一支小号的毛笔:写个字我看看。
何雨水有些紧张地看了哥哥一眼,何雨柱对她微微点头。
她深吸一口气,接过笔,在废报纸上,端端正正写了一个字。
沈老先生盯着那个虽然稚嫩但间架结构尚可的字,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胚子还行,就是手不稳。他看向何雨柱:
“每周末下午,带她过来两个时辰。笔墨纸砚我这里有规矩,用我的。”
何雨柱心中一定,知道这事成了,立刻躬身:谢谢沈老先生,劳您费心。
从沈家出来,何雨水拉着哥哥的手,小声问:哥,我以后真的要每周末都来练字吗?
何雨柱看着前方,把字练好,一辈子受益无穷。
他顿了顿:哥希望你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拿出一手漂亮字,让人高看一眼。
何雨水似懂非懂,但看着哥哥认真的侧脸,还是用力点了点头。
但不过半个月,何雨水就因为受不了何雨柱的鸡娃模式,兄妹情短暂破裂了。
喜欢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