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苑死寂的空气中,那张突如其来、指向灵堂的密信,如同投入古井的巨石,在顾长渊与林婉清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国丧期间,灵堂之上,移柩之时,第三柱香……每一个词都透着难以言喻的凶险与诡谲。传递信息者身份不明,意图难测,但这可能是他们打破僵局、窥探真相的唯一机会,也可能是敌人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必须去。”顾长渊的声音低沉而决绝,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肃王将我们困于此地,如同瓮中捉鳖。灵堂虽险,却是漩涡中心,各方势力汇聚,或许能乱中取栗,找到一线生机。”
林婉清紧抿着唇,重重点头。她迅速检查了随身携带的银针和仅存的几样药粉,又将发髻中暗藏的一枚细如牛毛的淬毒银针调整到最易取用的位置。她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正如顾长渊所言,坐以待毙唯有死路一条。
如何离开守卫森严的静思苑,是第一个难题。顾长渊伤势未愈,强行突围绝无可能。然而,或许是肃王有意为之,或许是宫中因国丧而人员调动频繁,静思苑外围的守卫似乎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疏漏——每日清晨,会有内务府的杂役太监前来收取秽物,那时苑门会短暂开启。
次日黎明,天色未明,宫中已是白茫茫一片,哀声隐约可闻。当时辰将至,顾长渊与林婉清悄无声息地潜至苑门附近阴影中。果然,一名年老的杂役太监低着头,推着污车缓缓而来。守卫查验腰牌后,不耐烦地打开了苑门。
就在门开的瞬间,顾长渊指尖一枚石子激射而出,打在远处廊柱上,发出轻微声响。守卫下意识转头望去。电光石火间,林婉清手中一枚沾染了强效迷药的细针弹出,精准地刺入那老太监的颈后。老太监哼都未哼一声,软软倒地。顾长渊与林婉清如同鬼魅般闪出,迅速将老太监拖入苑内阴影处,换上其外袍,压低帽檐,推起污车,模仿着老太监佝偻的步伐,混出了静思苑!整个过程不过数息,天衣无缝。
一离开守卫视线,两人立刻丢弃污车,凭借顾长渊对宫廷路径的熟悉和林婉清的机敏,专挑僻静小径,向着太极殿方向潜行。宫中因国丧而一片混乱,太监宫女行色匆匆,禁军巡逻虽严,但注意力多集中在主干道和重要殿宇,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越靠近太极殿,气氛越发肃杀哀戚。白色的经幡在寒风中飘荡,诵经声、哭泣声不绝于耳。文武百官、宗室亲贵,按品级跪伏在灵堂外的广场上,黑压压一片。灵堂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两人混入外围的低阶官员和杂役人群中,低头垂目,小心观察。灵堂正中,停放着重檐梓宫,肃王一身缟素,跪在灵前主位,神色悲戚,不怒自威。三皇子、五皇子等跪在稍后位置,神情各异。内阁重臣、后宫妃嫔等依次排列。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移柩吉时到——”礼官拖长声音高喊。
沉重的哀乐奏响,六十四名杠夫抬起巨大的梓宫,缓缓移动,准备移往陵寝。这是国丧中最关键的仪式之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梓宫之上。
“第三柱香……”顾长渊低声自语,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灵堂西侧。那里是官员等候区和一些辅助人员的站位,人员相对杂乱。
就在梓宫即将被抬出灵堂正门的瞬间,异变陡生!
“有刺客!护驾!护驾!” 灵堂西侧角落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紧接着是兵刃出鞘的铿锵声和人群的惊呼骚动!
只见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西侧柱后窜出,手中寒光一闪,竟是一柄淬毒的匕首,直扑……跪在灵前不远处的三皇子!
“保护殿下!”
“拿下刺客!”
场面瞬间大乱!禁军侍卫怒吼着冲上,官员们惊慌失措,互相推搡。那刺客身手矫健,竟在人群中穿梭,避开侍卫,眼看匕首就要刺中三皇子!
千钧一发之际,顾长渊瞳孔骤缩!他看得分明,那刺客的身法、出手的角度,绝非寻常死士,更像是……刻意制造混乱,而其真正的目标,恐怕并非三皇子!
“声东击西!”他低喝一声,猛地将林婉清向后一拉,自己则如同猎豹般扑向灵堂另一侧——那个之前密信提示的“西侧角门”方向!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道更加隐蔽的黑影,如同壁虎般从角门旁的帷幔后滑出,手中并非兵刃,而是一个小小的、散发着异味的皮囊,目标直直跪在灵前、因混乱而略显惊慌的……五皇子!那皮囊中,显然是剧毒之物!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刺杀三皇子是幌子,毒杀五皇子才是目的!而选择在移柩、第三柱香(寓意香火传承,暗指皇子)这个时刻动手,其心可诛!
“小心毒烟!”林婉清也瞬间明了,失声惊呼,同时手中银针已然射出,并非射向刺客,而是射向那飞向五皇子的毒囊!她要用银针击偏毒囊!
然而,有人比她更快!
就在毒囊即将触及五皇子的刹那,一道玄色身影如同闪电般掠过,一掌拍飞毒囊,同时另一只手如铁钳般扣住了那名投毒刺客的手腕!动作快如鬼魅,干净利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