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体比赛的喧嚣与激情,如同夏日里最后一场酣畅淋漓的雷阵雨,在尽情释放后,悄然散去,只留下空气中淡淡的青草气息和心底那份充实的疲惫。篮球赛的胜利欢呼、歌手大赛的悠扬余韵,都成了高二上学期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珍藏在青春的记忆相册里。当一切重归平静,校园生活仿佛按下了舒缓键,日子像秋日小溪般,潺潺流淌,平静而温润。
教室后排的角落,气氛一如既往地活跃,却少了比赛前那种目标明确的亢奋,多了几分日常的烟火气与松弛感。
“哎我说,这周末有什么安排?总不能又复盘篮球战术吧?”许年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头节咔咔作响,仿佛要把赛场上积攒的紧张和赛后庆祝的狂欢余韵都甩出去,“比赛都结束快两周了,我这亢奋的神经得歇歇了。”
刘夏因为膝盖的旧伤,在篮球赛中更多的是扮演场边教练的角色,此刻正对着一本体育杂志上的NBA球星技术分析看得出神,头也不抬地回敬:“得了吧你,赢了场班级友谊赛看把你嘚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拿了省冠军呢。我看你就是闲不住,又想找理由出去野。”
“什么叫野?”许年不服气地凑过去,“劳逸结合懂不懂?咱们这叫……对,赛后心理康复与团队建设!张鹏,你说是不是?”他习惯性地寻求新晋“活力源泉”的支持。
张鹏正埋头在一本皱巴巴的、上面沾着些许油渍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闻言抬起头,眼睛发亮:“年哥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康复建设,啥最好使?火锅啊!热热闹闹,有荤有素,吃完啥烦恼都没了!”他扬了扬手里的本子,“我正研究我家店新熬的牛油底料呢,这次加了点新的香料比例,据说更香更醇还不燥,正好缺人试试味儿!要不,周末咱们聚一波?我贡献锅底和蘸料秘方!”
他这么一说,把大家都给说馋了。陈浩摸了摸肚子,憨憨地插嘴:“鹏哥,你这提议……太靠谱了!想想那热腾腾的锅子,我就饿了。”
婉宁正在整理歌手大赛时拍的照片,闻言忍不住轻笑出声,眼角眉梢还带着些许比赛结束后的轻松与愉悦:“你们啊,就知道围着锅子转。不过……”她顿了顿,看向王珂,“比赛忙完了,天气也转凉了,吃顿火锅暖暖身子,热闹一下,倒真是个不错的主意。王珂,你觉得呢?”
王珂的脸微微一红,自从歌手大赛在后台得到大家的鼓励后,她在这个小团体里更加自然了。她轻声说:“我……我觉得挺好。”目光悄悄瞟向常明,带着一丝期待。火锅氛围轻松,她也不用太拘谨。
常明合上手里一本关于民间手工艺的书,他刚刚向校刊投递的散文《秋日絮语》发表了,心情不错,平静地点点头:“嗯,前段时间大家为了比赛都挺忙,是该聚聚了。吃火锅省事,也热闹。要不……周末还是去我家?院子里地方宽敞,通风也好,奶奶肯定欢迎。”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
“太好了!”许年第一个跳起来,“去常明家!自在!还能在院子里支桌子,有烟火气!”
刘夏也放下杂志,来了兴趣:“对哦,好久没去叨扰奶奶了。吃完火锅,还能让常明和王珂教我们画画,或者就围着炉子聊天也挺好。”
张鹏更是兴奋地搓手:“明哥家院子我早就看中了!绝对是最佳火锅场地!锅底、调料、肉片、毛肚这些核心物资我包了!保准是从我家店‘特供’的最新鲜货色!”
陈浩乐呵呵地:“那我负责洗菜、搬桌椅!力气活包在我身上!”
婉宁看着兴致勃勃的众人,笑着总结:“那就这么定了。周六中午,我家集合。张鹏提供技术支持和核心食材,我们其他人负责准备蔬菜、豆腐、面条这些配菜。吃完一起收拾,下午自由活动。”
一种温馨而具体的期待,在周末来临前,悄然弥漫在几人心中。这种期待,简单直接,充满了火锅般的暖意。
周六中午,常明和婉宁家的小院果然成了最佳的聚餐地点。秋高气爽,阳光和煦。张鹏果然扛来了一个沉甸甸的大包,里面不仅有密封好的浓郁牛油火锅底料、一大罐秘制香油蒜泥碟配料,还有好几盒切得薄如蝉翼的肥牛、肥羊,以及一看就无比新鲜的毛肚、黄喉等“硬货”。
“瞧瞧,这品相!这刀工!绝对是我爸亲手切的!”张鹏得意地展示着,如数家珍,“这底料,我昨晚盯着熬的,加了草果和一点点冰糖,保证香而不腻!”
奶奶乐呵呵地看着孩子们忙活,指挥常明把那张旧的八仙桌抬到院子中央,又拿出几个小马扎。“好好好,吃火锅好,热闹!鹏鹏带来的料闻着就香!奶奶去给你们洗点香菜、小葱调蘸料。”
大家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陈浩负责洗菜,把白菜、茼蒿、萝卜、土豆洗得水灵灵;许年和刘夏摆放碗筷和饮料;婉宁和王珂细心地将奶奶洗好的香菜、小葱切碎,分装在一个个小碟里;常明则负责把张鹏带来的电磁炉(为了安全起见没用炭火)支棱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