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上的气氛有些凝重。
厉战离开后,四人站在原地,半晌没人说话。季寻墨小腿上还残留着被踹的痛感,火辣辣地提醒着他刚才的失败。
“气质......”于小伍挠了挠头,一脸苦恼,“这玩意儿怎么练?难不成每天对着镜子练怎么板着脸?”
秦茵白了他一眼:“板着脸那是面瘫。厉上将说的不是这个。”
楚珩之冷静地分析:“厉上将强调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保持绝对冷静、权威和令人信服的状态。这需要极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情境代入感。”
季寻墨沉默地听着,心里却在反复回味厉战的话——“是经历、是责任、是自信,也是对自己和同伴的绝对信任和尊重。”
他忽然抬起头,看向三人,眼神变得坚定:“厉上将说得对。光靠装是装不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历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不仅要完成常规训练,还要给自己加练。”
“加练?练什么?”于小伍问道。
季寻墨道,“是情境模拟训练。我们轮流扮演队长,在模拟的危机情况下指挥小队行动。其他人要完全配合,不能因为彼此熟悉就松懈。”
秦茵眼中闪过一丝赞同:“这个提议不错。在压力下才能锻炼出真正的领导气质。”
楚珩之也点头:“可以设计不同的危机场景,从简单的战术指挥到复杂的人员救援,逐步提升难度。”
说干就干。从第二天开始,四人利用一切休息时间进行这种特殊训练。
起初,效果并不理想。
当于小伍扮演队长时,他总是不自觉地用平时插科打诨的语气下达指令:“老季你左边,秦茵右边,楚珩之你......呃......在后面看着办!”
结果自然是被三人集体“抗命”。
轮到秦茵时,她虽然指令清晰,但语气过于冷硬,缺乏必要的解释和安抚,让人感觉像是在接受机器人的命令。
楚珩之更不用说,他的指令精准得像计算机程序,却完全没有考虑到执行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场反应。
而季寻墨,虽然比其他人稍好一些,但在关键时刻,仍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少年人的急躁和不确定。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四人深刻意识到培养气质的艰难。
这不像提升体能或者学习战术,有个明确的进步标准。
气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需要从内而外的蜕变。
转机出现在一周后。
那天,厉战安排了一次小规模的实战演习,四人被分到了同一个小组,负责清剿一片模拟废墟中的“异变者”。
按照抽签,这次由季寻墨担任临时队长。
演习开始不久,他们就遭遇了意外——不是预设的陷阱,而是一名扮演“平民”的工作人员突然癫痫发作,倒在了废墟中央。
而按照演习设定,这片区域即将被“辐射尘”覆盖。
“队长,怎么办?”于小伍焦急地看向季寻墨。
时间紧迫,救援平民意味着可能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甚至整个小队都会陷入危险。
那一刻,季寻墨脑海中闪过了无数念头。
他想起了厉战的训斥,想起了这些天的失败,更想起了自己曾经对一名执行者学员说过的话——“活下来,比输赢重要。”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沉静。没有慌乱,没有犹豫,他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下达指令:
“于小伍,用你的岩盾制造临时掩体,阻挡辐射尘。”
“秦茵,警戒四周,防止‘异变者’偷袭。”
“楚珩之,评估伤员情况,制定最快撤离路线。”
“我来负责伤员转移。”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到位,既考虑了任务完成,又兼顾了人员安全。
更难得的是,在转移伤员的过程中,他还不忘安抚那名“惊慌失措”的工作人员:“别怕,我们一定会带你出去。”
那一刻,于小伍三人看着季寻墨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朝夕相处的伙伴有些陌生。
他不再是那个会因为一个眼神就笑场的少年,而是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队长。
演习结束后,厉战看着四人,久久没有说话。最后,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有点样子了。”
这句简短的评价,让四人都松了口气。
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但至少,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人在这种自我磨砺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季寻墨的眼神越来越沉稳,下达指令时自带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于小伍学会了在关键时刻收敛跳脱,展现出难得的可靠。
秦茵的冷硬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让人更愿意听从她的指挥。
连楚珩之都开始尝试在精准的指令中加入必要的人文关怀。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训练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与执行者学员的相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