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咱们将就着过吧。”
贾张氏见围观人群都已散去,
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没人看着,还演给谁看?
这些火柴盒既舍不得转给阎家,
就只能自己动手,哪有人会白帮忙。
贾张氏一时不知所措,见儿媳给了台阶,
连忙顺坡下驴:就算不做了也得等下回。
街道办已经破例照顾,我的名字都登记在册,这一万个要是不完成可是要受处分的。
这个年必须好好过!
秦淮茹破涕为笑:行,妈!我忙完家务就来帮您糊盒子,咱们快回屋吧,别冻着了。”
秦淮茹搀着婆婆往回走。
屋里傻柱连连称奇:嘿!玉华,还真让你说中了!贾大妈就是没事找事啊!
刘玉华撇嘴道:哼,就是做戏呢。
我可警告你,不许帮她!
我帮她?帮她纳鞋底?得了吧!
易中海回到家中,气得食不下咽。
他左思右想,原本还被林真的热心感动,
经贾张氏这么一闹,
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中了林真的圈套。
这明明是林真的主意,
怎么贾张氏不怪林真,反倒怨起自己来了?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
贾张氏贪图那一万个火柴盒的三块多钱,
却怨恨这一个多月的劳作。
她认为这三块钱是林真帮她争取来过年的,
却把寒冬干活的责任推到自己头上。
不知昨日林真对贾张氏说了些什么,
八成没好话。
可又不能向秦淮茹打听,
否则忠厚形象就要变成斤斤计较了。
这次被贾张氏记恨,
易中海明知有误会也无法澄清,
只能长吁短叹。
前院林真一家已经开始用餐——
围着炉子吃火锅。
大雪天正适合吃火锅。
炉子上的铜锅咕嘟作响,
与穿越前的牛油辣锅不同,
没有牛羊肉片,也没有各色丸子。
锅里除了海带、豆腐、白菜、
泡发的蘑菇木耳外,
只切了一斤腊肉和三根腊排骨。
即便如此,在院里已算提前过年了。
这腊味是林真月前自制的,
因不便烟熏,只用阳光晒干。
爸爸,这道菜叫什么?林国好奇地问。
呃......就叫大杂烩吧。”
是您说过的东北乱炖吗?
哈哈,不算。
别管叫什么,爱吃吗?
喜欢!我能吃一大碗!
我也能!
我也是!
好小子们,尽管吃,别撑着就行!
院子里飘荡着阵阵香气。
林真家传出诱人的香味,阎解成家也不例外。
自从和父亲阎埠贵分家后,小两口不再藏着掖着,趁着大雪天炖了一只鸡。
毕竟再过三个月,于莉就要生了,阎解成再抠门,也不会亏待媳妇的嘴。
他本想给林真送半碗鸡肉,结果进门一看,人家吃得更好。
阎解成嘿嘿一笑,转身把鸡肉端给了爹妈,算是尽了表面孝心。
可惜半碗鸡肉哪够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分?阎埠贵和叁大妈连口汤都没尝到。
中院的傻柱更阔气,直接把聋老太太和何雨水叫进屋,炖了一锅肉。
他瞥了眼贾家,笑嘻嘻地问:“玉华,要不要……”
“闭嘴!”
何玉华瞪他一眼,“她不会自己买?”
聋老太太点头附和:“就是,柱子,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
后院也没闲着,许大茂自然不甘落后。
虽然因为马华的举报,他至今没领到工资,但以前攒的钱不少,加上下乡放电影带回来的东西和林真平分,家里根本不缺吃的。
今天他也炖了一锅肉,纯粹是为了和傻柱较劲。
秦京茹夹了一大块肉塞进嘴里,得意道:“这种天气,就得吃肉才过瘾!”
她可没想着接济姐姐秦淮茹。
前几天秦淮茹来借钱,她不仅没借,反而倒打一耙:“姐,大茂半年没工资了,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借我点呗,等他发工资就还你!”
气得秦淮茹三天没理她。
前中后三个院的香味飘到贾家,贾张氏直咽口水,冲秦淮茹嚷嚷:“我可说好了,这次糊火柴盒挣的钱,全得买肉,一分都不许存!”
棒梗兴奋地附和:“对!就该这样!”
秦淮茹无奈道:“放心吧,今年咱过个肥年。”
贾张氏一听,心里舒坦了,赶紧啃完窝头,咕咚咕咚灌下一大碗面汤,权当是在吃肉喝汤。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六。
娄晓娥顺利生产,母子平安,林真乐得合不拢嘴。
晚上九点多,娄晓娥生下一对龙凤胎,男孩五斤六两,女孩五斤二两。
林国、林家、林栋、林梁高兴得又蹦又跳,林真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媳妇,辛苦你了。”
娄晓娥状态不错,看着身边熟睡的两个孩子,温柔地笑了:“总算如你所愿,儿女双全了。
当家的,给孩子起个名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