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谷中岁月,情愫渐深
幽泉谷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缓慢而宁静的按钮。与外界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相比,这里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时间流淌得静谧而悠长。
顾九渊在葛洪精湛的医术和幽泉谷独特药材的调理下,伤势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不过短短十余日,他已能自行下床走动,虽然内力尚未完全恢复,动作间仍能看出些许虚弱,但眉宇间那股属于摄政王的冷厉和威严已重新凝聚,气色也红润了许多。
沈清辞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她每日除了照顾顾九渊,便是跟着葛洪辨识谷中那些闻所未闻的奇花异草,学习他处理药材的独特手法,甚至偶尔还能得到他几句关于医理毒术的点拨。葛洪看似性情孤僻,言语不多,但在医术上却毫不藏私,往往寥寥数语便能令沈清辞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知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外祖父身边学医的日子。只有在沉浸于药草世界时,她才能暂时忘却外界的纷扰和背负的血海深仇。
而她和顾九渊之间,经过那次生死边缘的相互依存和剖白心迹,关系变得愈发微妙而自然。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能明白对方所需。
有时,顾九渊会坐在水 边调息运功,沈清辞便在旁边的药圃里安静地整理药材。阳光透过谷中氤氲的水汽,洒下柔和的光晕,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卷。
有时,沈清辞试制新药遇到难题,蹙眉思索时,顾九渊会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虽然不懂医理,却能凭借其强大的洞察力和逻辑,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往往能给她启发。他看着她认真专注的侧脸,那双深邃眼眸中的冰冷会悄然融化,染上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
谷中的生活简单却充实。食物是葛洪种植的奇异谷物和潭中捕捞的银鱼,甘甜鲜美。饮水是那碧绿翡翠河的水,清冽甘醇,似乎还蕴藏着某种特殊的生机。
这一日午后,顾九渊感觉体内内力恢复了大半,便在竹屋前的空地上,尝试演练一套恢复筋骨的柔和拳法。动作虽缓,却依旧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和隐隐的威势。
沈清辞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边分拣着草药,一边看着他。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和冷峻的侧脸轮廓,汗水顺着他线条流畅的下颌滑落,没入衣襟。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脸颊微微发热,慌忙低下头,假装专注手中的活计。
一套拳法打完,顾九渊收势而立,气息平稳,额角微汗。他走到沈清辞身边,很自然地从她手中接过一捆需要大力捆扎的草药,熟练地帮她系好。
“多谢。”沈清辞低声道,声音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
顾九渊看了她一眼,注意到她泛红的耳尖,唇角几不可查地微微上扬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静。他在她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水。
两人之间陷入一种舒适的沉默,只有风吹过药圃的沙沙声和远处瀑布的轰鸣。
良久,顾九渊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这几日,我想了许多。”
沈清辞抬起头,看向他。
顾九渊的目光投向远处奔腾的碧落川,眼神变得深邃而悠远:“落鹰峡的真相,二皇子的阴谋,甚至……可能牵扯更深的宫廷旧事……这些,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不仅为了我和父王昭雪,也为了边境数十万将士的亡魂,为了大宸的江山社稷。”
他的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沉重的责任。
沈清辞点了点头,眼神同样坚定:“还有我母亲的冤屈。那些害她郁郁而终的人,也绝不能放过。”
顾九渊转回头,目光落在她脸上,变得复杂而深沉:“前路凶险异常,远超你我想象。‘血蝠’、神秘的杀手、宫廷深处的黑手……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清辞,我……”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艰难地措辞:“……我曾想过,待我伤愈,便设法将你送去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比如医谷,让你避开这些风波。你……不该被卷进来。”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我不去!”
她的反应如此迅速和坚决,让顾九渊微微怔了一下。
沈清辞迎上他深邃的目光,毫不退缩,声音清晰而坚定:“顾九渊,事到如今,你觉得我还能独善其身吗?从我被当作棋子送入王府,从我被一次次追杀开始,我就已经在这漩涡中心了。更何况……”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继续道:“……更何况,我母亲的死,很可能也与这背后的阴谋有关。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我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我要和你一起,查清所有真相,让所有该付出代价的人,血债血偿!”
她的眼神明亮而灼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与外表不符的坚韧。
顾九渊深深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簇不肯熄灭的火焰,心中最坚硬的地方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又酸又涩,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