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魂寄星枢,医叩天门
绝对的黑暗,并非虚无,而是一种粘稠的、包裹着意识的混沌。时间失去了流速,空间失去了边界,唯有感知在无尽的沉寂中漂浮。
我是谁?
一道微弱的意念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沈清辞。
这个名字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并非源于混沌本身,而是伴随记忆复苏而来的、灵魂层面的撕裂感。黑冰湖……决绝吞下的赤血融元丹……霸道药力焚毁经脉的剧痛……以及最后时刻,将残存的所有——未化的药力、毕生医道感悟、连同对那人刻骨的眷恋与不舍——强行凝聚成一颗“种子”的孤注一掷……
痛!比死亡更深刻的痛楚再次席卷而来,那是魂魄被强行凝聚、又与某种更庞大、更古老、更死寂的存在强行连接的痛苦。就像一株柔嫩的幼苗,被硬生生嫁接在了万载寒铁的根基上,既要承受根基的冰冷死意,又要挣扎着维持自身微弱的生机。
但……有什么不一样了。
上一次意识清醒时,是彻底的孤立无援,魂魄在丹药之力和湖底死寂能量的撕扯下濒临溃散。而此刻,尽管痛苦依旧,却有一股沉稳、坚定、熟悉的力量,如同最坚固的堡垒,将她这片脆弱的魂光紧紧护在中央。那力量带着星辰的凛冽,却又透着一丝笨拙的、不惜一切的温柔,小心翼翼地疏导着周围狂暴的能量乱流,将大部分冲击都引向自身。
是顾九渊。
他的气息……变得如此陌生而强大,仿佛与这片冰冷的星骸根基融为了一体,带着亘古的沧桑与威严。可那护住她的核心意念,那份“绝不能再失去”的执念,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滚烫、更加清晰。
她尝试着延伸感知,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漂浮,而是像过去行医时“望闻问切”那般,去“触摸”周围的环境。
她“看”不到光,却能“感知”到能量的流动。顾九渊的体内,如同一条被强行拓宽、正经历着惊涛骇浪的江河。原本《星枢秘典》的银色星辰内力,与一股漆黑如墨、死寂冰冷的星骸之力,正在激烈地碰撞、交融。而她自己这颗魂种所化的乳白色生机能量,则成了两者之间微妙的“药引”和“缓冲”。
她能“听”到他经脉不堪重负的哀鸣,能“感觉”到他意志在痛苦冲击下的每一次震颤,却又如同磐石般死死坚守。
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她不再仅仅是需要被保护的累赘。她的魂种,她对药性、对生机、对能量平衡的深刻理解,仿佛成了稳定这危局的关键。
(是了……赤血融元丹药性虽霸烈,但其根本是激发潜能、重塑根基,蕴含磅礴生机。星骸之力虽死寂,却是最精纯的星辰本源。《星枢秘典》亦是星辰大道……三者看似冲突,实则同源而异象,如同药性中的相生相克……)
一个念头如同火花般在她意识中闪现。作为医者,调和药性、平衡阴阳是本能。此刻,这方寸之间的魂魄战场,不就是一副前所未有、凶险万分的“药炉”吗?而她和顾九渊,便是这药炉中相互依存、需共同熬炼的“君臣佐使”!
(必须先稳住他的经脉!星骸之力太过蛮横,直接冲击会留下不可逆的暗伤……)
她凝聚起魂种微弱的力量,不再被动承受,而是主动引导着一丝最温和的乳白色生机,如同最纤细的银针,精准地“刺”向顾九渊手少阳三焦经的一处关键穴窍。这不是真实的针刺,而是意念与能量的引导。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先通水道,再引死水化生……)
一股明悟流淌而过。她凭借对《星枢秘典》的熟悉和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结合此刻对星骸死寂之力的感知,开始尝试“行针布气”!
顾九渊的身体猛地一震!他显然感受到了这来自内部的、截然不同的引导。那并非强硬的干预,而是一种极其精妙柔和的疏导,如同最高明的导引术,在他几乎要被冲垮的经脉网络中,开辟出一条条细微却有效的泄洪渠道,将部分狂暴的死寂之力引入相对宽韧的经络,再缓缓汇入丹田气海,与自身的星辰内力进行更温和的融合。
(他明白了!)沈清辞心中一喜。她能感觉到顾九渊的配合,他完全信任了她的引导,将身体的控制权部分交给了她这缕残魂的意念。
这是一种超越言语的绝对信任,一种将性命彻底托付的默契。
(接下来是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藏血……需以水生木之势,将部分死寂之力转化为滋养之能……)
她的意念如同最灵巧的手指,在顾九渊复杂的能量脉络中穿梭、点拨。每一处穴窍的刺激,每一条经络的疏导,都蕴含着她对医道、对星辰之力的独特理解。这已不再是简单的疗伤,而是在进行一种前所未有的、基于能量层面的“医术”创造!
顾九渊体内那惊涛骇浪般的能量冲突,在这精妙绝伦的“内在医术”引导下,竟然真的渐渐趋于平缓!虽然过程依旧痛苦,但不再是毁灭性的冲击,而是变成了一种缓慢却坚定的融合与蜕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