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接着唠《金瓶梅》,这一回讲到第四十五回,西门庆家那叫一个 “事务繁忙”—— 既要应付亲戚间的人情往来,又要处理生意上的借贷,还得兼顾家里女眷们的小心思,活脱脱像个现代 “全能 CEO”,一边管着公司业务,一边打理家庭关系,忙得脚不沾地。咱们就从西门庆早晨的安排说起,一点点看这一回里的热闹事儿。
话说这天西门庆因为衙门放假,不用去上班,早晨起来就在前厅忙活,安排玳安送两张 “桌面” 去乔家 —— 这 “桌面” 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桌子,而是古代的宴席套餐,相当于现在的 “豪华外卖礼盒”,里面有高顶方糖、时鲜水果这些精致吃食,一张送给乔五太太,一张送给乔大户娘子。你看这西门庆,刚跟乔家定了娃娃亲,立马就想着走动人情,跟现在定了亲就忙着给亲家送节礼一样,特别会来事。
果不其然,乔五太太收到礼后,回了两方手帕和三钱银子;乔大户娘子回了一匹青绢 —— 这在古代叫 “回礼”,跟现在你送我一箱水果,我回你一盒点心是一个道理,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玳安把这些回礼带回来,西门庆看了也没多说,毕竟人情往来本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咱们再把镜头转到应伯爵这边。自从上回跟西门庆分开后,应伯爵就马不停蹄赶到黄四家。黄四早就跟合伙的人凑了十两银子谢他,还诉苦:“西门大官人虽说让我们过节后再处理那五百两银子的文书,可你也知道,我们这钱粮周转不开啊!” 应伯爵问道:“那你们现在还缺多少才能凑够?” 黄四道:“李三哥(李智)不知道,还想着跟内臣借钱,那利息也是五分,跟放高利贷似的。不如咱们借着西门大官人衙门里的势力,不仅利息能少点,连上下打点的钱都能省不少。我算着,再借五十两银子,凑够一千两一起用,每月还利息也划算。”
应伯爵听了,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说道:“这事儿不难。要是我帮你们说成了,你们六个合伙人打算怎么谢我?” 黄四赶紧说:“我跟李三哥说,从合伙的钱里再拿五两银子给您!” 应伯爵一听,立马撇嘴:“别跟我提五两银子,太小气了!要我说,我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帮你们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保准让你们满意。今天我老婆去西门大官家吃酒,我先不去凑热闹。明天西门大官人请我们晚上赏灯,你们俩明天一大早,买四样好下酒菜,再备一坛金华酒,别叫唱曲的 —— 他家有李桂儿、吴银儿在,够用了!你们去院里叫六个吹打的,我领着送到西门大官家去。到时候他肯定会请你们俩坐下,我在旁边帮你们说两句,保管他能拿出五百两银子,凑够一千两的文书。一个月最多也就付三十两利息,这点钱算什么?就当你们包了一个月的小老婆了!常言说‘秀才无假漆无真’,以后交钱粮的时候,香里多掺点木头,蜡里多混点柏油,谁能查得那么细?咱们这不是图真赚钱,就是借他西门大官人的名声混口饭吃,借着他的势,以后办事也方便!”
黄四和李智一听,这主意太好了,赶紧点头答应。到了第二天,俩人果然按照应伯爵说的,买了酒和下酒菜,应伯爵领着两个小厮,抬着礼物就往西门庆家去了。这应伯爵,简直就是古代版的 “中介达人”,一边帮人牵线搭桥,一边还能从中捞好处,脑子转得比谁都快。
这边西门庆正在前厅打发人送 “桌面”,看见应伯爵来了,赶紧打招呼。应伯爵作了个揖,先客套:“昨天我老婆在您这儿打搅了,回家都挺晚的。” 西门庆笑着说:“我昨天在周南轩家吃酒,回家也快一更天了,没见着你家娘子,听说她早早就走了。今早衙门放假,我也没去上班,正好在家歇着。” 俩人坐下后,应伯爵就喊李锦(李智家的小厮):“把礼物抬进来!” 不一会儿,两个小厮就把礼物抬进仪门放下。
应伯爵赶紧说:“李三哥和黄四哥总说受了您的大恩,过节也没什么好东西,买了点薄礼,孝敬您赏人用。” 说着,两个小厮就上前给西门庆磕头。西门庆赶紧摆手:“你们又送礼物来干什么?这礼我可不能收,赶紧抬回去!” 应伯爵一听,赶紧劝:“哥,您要是不收,这礼物一抬出去,他们俩得多没面子?他们本来还想叫唱曲的来伺候,是我拦着了,只叫了六个吹打的在外面等着。”
西门庆一想也是,人家都把礼物抬来了,再送回去确实不好看,就对不住伯爵说:“既然叫了吹打的来,总不能再打发他们走吧?不如请李三哥和黄四哥过来坐坐。” 应伯爵就等着这句话呢,立马叫过李锦:“你赶紧回家告诉你爹,就说西门大官人收了礼,让你爹和黄四爹早点过来坐坐!” 李锦赶紧答应着跑了。西门庆让人把礼物收进去,又让玳安封了二钱银子赏给李锦,李锦磕了个头就走了。那六个吹打的则在下面等着,准备随时表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