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鼎奖厨艺大赛的决赛现场,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环形场馆内,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厨师在各自的开放式厨房区域紧张忙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油脂和高温炙烤的复杂气味。摄像机轨道无声滑行,镜头聚焦在每一位大师的手上,捕捉着每一个细微到极致的动作。
林晚晚站在属于她的中式料理区,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那颗擂鼓般跳动的心脏。这不是她第一次面对镜头,但却是第一次,将融合了仙界食材与技艺的菜肴,置于如此严苛的国际目光之下。
她的决赛作品,名为“四季回春宴”。顾名思义,要以四道主菜,分别呈现春之生机、夏之炽烈、秋之丰饶、冬之静谧,最终融汇于一盅清汤,寓意生命轮回,万物复苏。这构思本就极具野心,而更惊人的是,她所选用的核心食材,无一不是来自仙界直播间的打赏——那些在凡人看来色泽、形态都略显奇异,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灵韵的宝贝。
比赛已进入最后两小时的倒计时。林晚晚面前的灶台上,几只形态各异的砂锅、蒸笼正氤氲着不同气息的热气。春之篇的“灵芽吐翠”,用的是仙界一种形似翡翠、入口即化的嫩蔬,需以文火慢煨,锁住其内蕴的盎然生机。夏之篇的“炎阳融雪”,主料是一种通体赤红、自带微辣的金鳞鱼,需猛火快攻,逼出那份潜藏的热烈。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指尖翻飞间,是对火候精确到秒的掌控。长期的仙界直播经验,让她对这些非凡食材的特性了如指掌,那种专注和投入,使她整个人仿佛在发光,与周围那些或凝重、或焦躁的西方大师形成了鲜明对比。
评委席上,五位世界美食界的泰斗正襟危坐。其中,以口味刁钻、言辞犀利着称的法国美食家让·皮埃尔,和坚持传统、对异域风味常抱审慎态度的意大利名厨马可,目光多次停留在林晚晚的操作台上,眉头微蹙,低声交换着意见。
“那些食材……从未见过。颜色过于鲜艳,形态也超出常理。”马可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
让·皮埃尔用银质餐巾擦了擦嘴角:“东方总有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希望不是故弄玄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时钟指向最后三十分钟,林晚晚开始准备最后一道压轴汤品“万象归一”时,意外发生了。
用于提鲜和平衡四季之味的核心辅料——一种来自仙界的、形如冰晶、散发着极寒之气的“凝露花”,因为其特性过于特殊,在取出准备的瞬间,竟让周围一小片区域的温度骤然下降,连她手边的金属厨具都结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这异象虽短暂,却被高倍摄像机清晰捕捉,放大在场地中央的巨大屏幕上!
“哦,上帝!那是什么?”
“低温?她用了液氮吗?但看起来不像……”
观众席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评委席上,马可和让·皮埃尔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脸色严肃。让·皮埃尔直接拿起话筒,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场:“137号选手,林晚晚女士。请解释一下,你刚才使用的,那件像冰晶一样的食材,是什么?为何会产生如此异常的低温?比赛中严禁使用任何非食用化学添加剂或未经安全认证的特殊处理技术。”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林晚晚身上。直播镜头也对准了她,特写之下,她额角细微的汗珠都清晰可见。后台,她的经纪人差点捏碎了手里的对讲机。
林晚晚的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千算万算,没算到“凝露花”的自然寒气会引来如此直接的质疑。她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直接说出仙界来源无疑是天方夜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基于现实逻辑的解释。
她放下手中的玉筷,面向评委席,微微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一个得体而略带歉然的微笑:“尊敬的让·皮埃尔先生,马可先生,各位评委。刚才引起大家关注的,是我家乡一种极其罕见的野生花卉,我们称之为‘寒晶兰’。它生长在雪山之巅的背阴岩缝中,天生自带寒意,古籍中记载有清热降火之效。”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评委们依旧怀疑的脸,继续从容不迫地解释道:“关于它的保存,并非使用了什么特殊技术。我们家族传承了一种古法,在采摘后,立即用特制的混合矿物粉包裹,再置于阴凉地窖中,方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独特的冰凉特性与风味。刚才的低温,正是它新鲜度极高的表现。至于安全性……”
她转向一旁的工作台,上面摆放着早已准备好的、厚厚一叠文件。“这是我国权威机构出具的成分安全检测报告,以及可食用性证明。它的所有特性,都源于大自然的馈赠,绝非人工添加。”
她的话语清晰、镇定,引经据典又合情合理,那份提前准备好的检测报告更是有力的佐证。让·皮埃尔和马可对视一眼,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文件,仔细翻阅后,脸上的疑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讶和浓厚的兴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