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虽然是后来之人,但体力上却下降的很快,尤其是被陈兰和雷薄两人缠住后,很难脱战场,行事急转直下。
高干心中焦急万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陈兰和雷薄二人配合默契,刀枪齐出,招招紧逼。
高干奋力抵挡,可渐渐力不从心,身上已多处挂彩。就在他一个破绽露出之时,陈兰瞅准机会,一刀砍向他的右臂。
高干躲避不及,右臂被划出一道深深的血口,手中兵器差点掉落。雷薄见状,大喝一声,挺枪刺向他的胸口。高干绝望地闭上双眼,心想今日怕是要命丧于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听到一声大喝:“休伤我主!”只见一员猛将拍马赶到,挥舞着大刀,将雷薄的枪挡开。
原来是高干的亲随赶来救援。那猛将护着高干且战且退,陈兰和雷薄紧追不舍。高干咬着牙,强忍着右臂的剧痛,在亲随的保护下,艰难地突出了重围,朝着己方营地奔去。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众人都认为已经成功突破重围的高干,竟然在转瞬之间,就被冲过来的乐进,一刀斩杀于马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愕不已,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
高干的亲随见主公被杀,悲愤交加,怒吼着转身与乐进拼杀起来。乐进武艺高强,几个回合便将亲随砍落马下。
陈兰和雷薄此时也追了上来,看着高干的尸体,相视一笑。“总算报仇了。”
另一边,淳于琼目睹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愈发焦急。他看到战场上己方的劣势愈发明显,形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于是扯开嗓子大吼道:“麴将军、蒋将军,快快撤退!”
他担心自己的声音不够响亮,怕麴义和蒋奇没有听到,于是赶忙命令身边的亲卫前去传达他的命令。
此时,麴义正与夏侯惇激战正酣,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好不热闹。麴义的武艺高强,夏侯惇也不甘示弱,双方互不相让,一时间难分胜负。
淳于琼的亲卫几次试图靠近麴义,想要传达撤退的命令,但无奈麴义与夏侯惇的战斗太过激烈,周围都是正在厮杀的士兵,亲卫根本无法近身。
而蒋奇这边,他也正与曹洪激烈交锋。蒋奇的身手敏捷,曹洪的力量强大,两人各有千秋,一时间也难以分出高下。
然而,就在这时,蒋奇听到了淳于琼亲卫的叫喊声。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必须尽快撤退。于是,他一边继续与曹洪交手,一边逐渐向后退却。
夏侯渊在远处望见蒋奇有撤退的迹象,他当机立断,迅速拉弓搭箭,瞄准蒋奇,一箭射出。这支箭矢如同闪电一般,呼啸着朝蒋奇疾驰而去,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然而,就在箭矢即将射中蒋奇面门的一刹那,恰好曹洪使出了一招狠辣的枪法。蒋奇为了躲避这一枪,猛地低头,不仅成功地避开了曹洪的攻击,也恰巧躲开了夏侯渊射来的箭矢。
袁绍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不断地向后撤退,而曹军则乘胜追击,步步紧逼。然而,就在曹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曹操突然下令鸣金收兵。
这道命令让曹军将士们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尤其是像曹洪、夏侯渊、乐进等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只要再继续进攻下去,必定能够将袁绍军彻底歼灭。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无奈地听从命令,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与此同时,袁绍军看到曹军突然收兵,顿时如蒙大赦。他们原本已经被曹军的强大攻势吓得魂飞魄散,如今见到曹军撤退,哪里还顾得上其他,一个个都像脚底抹油似的,拼命地狂奔起来,完全丧失了战斗的士气。
麴义在战场上与夏侯惇激战正酣,他一边奋力抵抗着夏侯惇的攻击,一边留意着战场上的局势。
当他看到袁绍军士兵们纷纷逃窜的情景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绝望。尽管他自己还想继续战斗下去,但士兵们都已经逃跑了,他一个人又能坚持多久呢?
最终,麴义也不得不放弃抵抗,迅速脱离了与夏侯惇的缠斗,跟着其他袁绍军士兵一起狼狈地逃窜而去。
曹军归来后,夏侯惇一脸疑惑地开口问道:“主公,为何要在此时退兵呢?”
曹操面色凝重,沉声道:“此时若不退兵,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将他们全部歼灭吗?即便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恐怕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实际的战损未必会如此夸张,但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可不止袁绍这一支。接下来的路途上,必定还有其他的兵马等待着我们。因此,保存实力才是当务之急。”
众将听了曹操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曹操见状,接着下令道:“立刻清点一下战损情况。”
没过多久,亲卫便前来禀报:“启禀主公,经过统计,我军目前能继续战斗的士兵已经不足三万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