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的北京,初夏的阳光穿透稀薄的云层,却驱不散非典疫情笼罩在城市上空的沉闷。长安街两侧的梧桐树刚抽出新叶,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此刻行人稀疏,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步履匆匆,眉宇间藏着难以掩饰的警惕。街角的测温点前,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逐一对过往人员进行登记,消毒水的刺鼻气味随着风飘散,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5 月 29 日中午 12 点整,西长安街派出所的值班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值班室里短暂的宁静。“警察同志,快!我们京海饭店发现一个疑似吸毒的顾客,神色特别不对劲,你们赶紧来看看!” 电话那头,酒店值班经理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疫情期间的特殊氛围让任何异常情况都显得格外棘手。
接警的民警老周和小李不敢耽搁,迅速套上警服,戴上口罩和手套,抓起装备包就冲出了值班室。警车鸣着警笛,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沿途的红绿灯仿佛都成了模糊的光影。老周握着方向盘,眉头紧锁:“非典期间还敢顶风吸毒,这小子胆子不小。” 小李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手铐,眼神锐利如鹰:“说不定不止吸毒这么简单,咱们小心点。”
十几分钟后,警车稳稳停在京海饭店门口。两人下车后,迅速与等候在大堂门口的值班经理汇合。经理压低声音,指了指大堂前台的方向:“就是那个穿黑色夹克的男的,正准备退房呢,刚才我看见他从口袋里摸出注射器,吓得我赶紧给你们打电话。”
老周和小李交换了一个眼神,借着大堂立柱的遮挡,悄悄向目标靠近。那名男子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得发亮,像是长期在户外暴晒的样子。他留着一头乱糟糟的短发,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手里紧紧攥着房卡和一张身份证,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眼神飘忽不定,像惊弓之鸟般时不时扫过大堂的每一个角落,喉结上下滚动,似乎在吞咽着紧张。
“行动!” 老周低喝一声,两人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上去。还没等男子反应过来,小李已经一把扣住了他的手腕,老周则迅速拿出手铐,“咔嚓” 一声将冰凉的金属锁扣在了他的腕间。“警察!不许动!” 威严的喝声在安静的大堂里回荡,几位正在办理手续的住客吓得浑身一哆嗦,纷纷侧目张望。
男子猛地挣扎起来,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没犯法!” 但他的力气远不及两名民警,挣扎了几下便被按在了沙发上,动弹不得。老周蹲下身,从男子夹克的内袋里摸索片刻,掏出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小撮白色粉末,还有两支封装完好的一次性注射器。“这是什么?” 老周将物证举到他眼前,语气严肃。男子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嗫嚅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带回派出所后,尿检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 阳性。看着化验单上刺眼的结果,男子的心理防线初步崩溃。经过初步审讯,他自称徐英华,湖北人,是一名厨师,过去三天一直在京海饭店 424 房间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吸食海洛因,前后共计 8 次。按照规定,警方当即作出决定:对其处以 15 天行政拘留,并限期戒毒。
本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吸毒案件,可第二天的深入审查,却掀开了一个惊天大案的冰山一角。5 月 30 日上午,小李负责继续审讯 “徐英华”。他注意到,这个男子的身份证上写着湖北籍贯,但说话时却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两者之间的矛盾让他心生疑窦。更反常的是,在对其随身物品进行详细清点时,除了那包海洛因和注射器,还有整整 4 万元用橡皮筋捆扎整齐的现金,一沓崭新的百元大钞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味;一部崭新的索尼数码相机,机身还带着未拆封的保护膜;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手腕上戴着一块镶钻的 Omega 女表,表盘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一看就价值不菲。
“你一个厨师,月薪能有多少?” 小李将现金和手表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吸毒每天就要花近百元,你怎么攒下 4 万元现金?这块女士手表,又是怎么回事?”
“徐英华” 的额头瞬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眼神躲闪,不敢直视小李的目光,双手在桌下不安地绞在一起:“这…… 这钱是我攒了好几年的工资,手表是我给女朋友买的,还没送出去。”
“撒谎!” 小李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提高,“你身份证上的地址我们已经核实过,当地根本没有你这个人!再不说实话,后果你自己清楚!”
男子被吓得一哆嗦,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缩了缩。小李见他心理防线开始松动,立刻放缓了语气,耐心地向他宣讲法律政策:“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揭发同伙,算立功表现,法院量刑时会从轻处理。你还年轻,别一条路走到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