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吼了三声,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把搂住旁边的赵荣,用力拍着他的后背。
“老赵!我们赢了!我们赌对了!!”
“我宣布!今年高三年级组所有老师,奖金翻倍!不!翻三倍!”
赵荣被他拍得直咳嗽,但脸上的笑容却比哭还夸张。
他飞快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声音都在发飘:“校长,按照市教育局的奖励政策,一个7700分以上的学生,奖励学校十万!650分以上的,奖励两万……”
“6班……光是6班,我们就能拿到……二百三十万加三十六万……我的天,二百六十六万的奖金!”
“发!马上发!”吴建宁大手一挥,豪气干云,“把我们全校的成绩汇总,立刻发给教育局!我要让全安城,不,全省都知道,我们安城一中,今年到底有多牛逼!”
很快,其他班级的成绩也陆续汇总完毕。
虽然没有6班那么夸张得变态,但同样优秀得令人发指。
毕竟,他们只是比6班晚了一个多月才看到周远的直播课而已。
最终的汇总数据摆在了吴建宁的桌上。
“安城一中2023届高考生,全校参考人数1032人。”
“700分以上,九十三人!”
“600分以上,九百七十一人!”
“一本达线率百分之九十五!”
“本科达线率百分之九十八!”
“985/211重点大学预估达线率,百分之八十五!”
吴建宁看着这份数据,双手颤抖,眼眶湿润。
他知道,从今天起,安城一中的历史,将由他彻底改写!
赵荣更是激动得手都拿不稳手机了,他颤巍巍地点开那个汇集了全市所有中学校长的“安城教育工作群”,深吸一口气,将那张金光闪闪的成绩喜报,发送了出去。
一秒。
两秒。
三秒。
原本安静的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二中校长:“???老赵,你这P图P得有点过分了吧?93个700分以上?你怎么不说你校全员上清北呢?”
实验中学校长:“@赵荣,老赵,今天可不是愚人节,开这种玩笑,李部长会生气的。”
三中校长:“我数了三遍,个十百千……九百七十一个600分以上?你们学校总共才一千个学生吧?这数据保真吗?”
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全都是质疑和不敢相信。
而就在这时,一个顶着“市教育局-李建国”名字的头像,突然在群里发了一句话。
“@安城一中-赵荣,你现在,立刻,马上,带着你们学校的原始数据,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立刻!”
“马上!”
六月,盛夏。
空气里弥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一种是毕业季的离愁别绪,另一种,则是高考放榜后的悲喜交加。
整个网络,几乎被“高考”两个字彻底霸占。
郑雅雯,一个新媒体小编,正抓耳挠腮地刷着手机,试图从海量的信息中,扒拉出一点能引爆流量的选题。
“南湖省状元728分,查分瞬间激动到哭泣……”
“某考生家长包下五星酒店,为孩子举办谢师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郑雅雯撇了撇嘴,手指飞快地划着屏幕。
没劲。
太没劲了。
这些新闻年年都有,换个主角就能再发一遍,读者早就审美疲劳了。
就在她快要放弃,准备随便复制粘贴一篇状元采访稿交差时,一条不起眼的新闻标题,猛地撞进了她的视线。
《安省高考数学平均分出炉,仅77分创历史新低!》
77分?
郑雅雯眼睛一亮。
满分150的卷子,平均分才77?
这可比什么状元新闻有爆点多了!
她立刻点了进去,评论区果然已经炸开了锅。
“葛君!你睡了吗!我睡不着!你出的这是给人做的卷子吗!”
“我愿称之为葛君大屠杀,一道大题我只写了个解字,我都怕老师不给我分。”
“哈哈,还好我没生在安省,心疼安省考生一秒钟。”
“楼上的别幸灾乐祸,明年就轮到你们省了,葛君可是全国轮流出题的!”
郑雅雯一边看一边笑,手已经放在了键盘上,准备将这些吐槽鬼才的评论整理成一篇爆款文章。
就在这时,一条混在无数吐槽中的评论,显得格外扎眼。
“平均分77?那是你们没看到我们安城一中高三六班的成绩!我们班数学满分150的,十几个!都是因为看了周远老师的直播!”
这条评论下面,瞬间盖起了高楼。
“吹牛逼不打草稿,搁这儿给你爹引流呢?”
“周远?哪个培训机构的?这么牛逼怎么没听说过?”
“笑死,十几个满分?你知道今年安省的数学卷子有多变态吗?全省满分的加起来都未必有十几个!”
“已截图,等一个官方打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