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名字和数据,清晰地罗列出来。
排在最前面的,是韦冬亦。
【韦冬亦】
学术贡献值:2560(持续增长中…)
科研贡献值:0
“嚯,这小子可以啊。”
周远看着那串不断跳动的学术贡献值,有些惊讶。
这才多久没看,就暴涨到两千多了。
看来韦冬亦这小子混得是如鱼得水,估计又发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或者是在什么数学竞赛里拿了大奖。
不过,当周远的视线移到科研贡献值那一栏时,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科研贡献值,还是个零蛋?”
“这小子,光顾着在理论数学的圈子里刷论文了?”
周远有点哭笑不得。
搞纯理论数学当然很牛,但对周远来说,不能转化成科研成果,就意味着拿不到科研贡献值,兑换不了那些实打实的黑科技。
“不行,这棵好苗子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周远暗下决心。
“下次得找个机会,好好‘开导’一下他,让他明白,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科研里,才是王道!”
“搞科研,多香啊!”
他继续往下看。
李文俊、郑朋、潘锦、唐牧、方蓉、陈依依……
这些当初安城一中六班的学生,如今都跟在了他的名下。
他们的科研贡献值,整齐划一,全都是500点。
这显然是之前参与石墨烯电池项目数据整理工作,系统统一发放的奖励。
而学术贡献值,则各有不同。
李文俊和郑朋这两个,一个120点,一个85点,明显高出一截。
而潘锦、唐牧他们这些在普通一本的学生,数值普遍都在二三十点徘徊。
“嗯,这很正常。”
周远点了点头。
不同等级的大学,提供的平台、资源和接触到的学术机会,完全是天壤之别。
李文俊他们能有这个数据,说明已经开始尝试发表一些小论文,或者参加学术竞赛了。
“都是好样的。”
喜欢直播讲课:我带飞全国高中生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直播讲课:我带飞全国高中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