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渡鸦之羽”化作的灰烬,仿佛带着不祥的余温,灼烧着青瑶的掌心。她摊开手,看着那点黑色被窗外渗入的夜风悄然卷走,不留痕迹,然而那股阴冷的威胁感,却如同附骨之疽,深深扎根在她的识海。
“弃暗投明,可得永生。否则……灰飞烟灭。”
“先生”的话语,言犹在耳,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令人作呕的自信。他不仅回来了,而且如此迫不及待地亮出了獠牙,直接将招揽(或者说威胁)送到了她的病榻之前。这背后所代表的,是对皇宫守卫的极度蔑视,也是对朱瞻基皇权的公然挑衅。
更让她心绪难平的是那句“星陨之女,涅盘之机”。这绝不仅仅是形容她重伤的状态。“星陨”……这两个字似乎触动了她灵魂深处某个模糊的印记,与手背上那沉寂的星辰印记隐隐呼应,带来一丝宿命般的、不祥的预感。而“涅盘之机”,结合“血凰涅盘”的邪术,他究竟想暗示什么?是指他自己宏图将展,还是指……她也有“涅盘”的可能?
纷乱的思绪如同缠绕的藤蔓,拉扯着她本就脆弱的神魂,一阵尖锐的刺痛自太阳穴传来,让她忍不住闷哼一声,扶住了窗棂,脸色更加苍白了几分。
伤势未愈,强行思考这些耗神的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她深吸了几口带着夜露凉意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恢复实力。没有力量,一切谋划都是空中楼阁。在这危机四伏的宫廷中,重伤的她,如同砧板上的鱼肉。
“先生”选择在这个时候接触她,恐怕也正是看准了她此刻的虚弱与孤立。
回到榻上,青瑶重新盘膝坐好,摒弃杂念,全力运转《太阴导引诀》。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温养经脉,而是尝试着,极其小心地,去沟通手背上那沉寂的星辰印记。
意识沉入一片虚无,唯有那点淡银色的印记,如同黑暗中的孤灯。她的神识化作最纤细的触须,轻轻触碰着那印记。
起初,毫无反应,印记如同沉睡的顽石。青瑶没有放弃,持续地将自身恢复的那一丝微薄太阴之力,以及更重要的——一丝蕴含着她坚定意志的神魂之力,缓缓注入其中。
时间一点点流逝,静室内只有她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就在她感到神识即将再次耗尽,头晕目眩之际——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遥远星海的嗡鸣,自印记深处响起!
紧接着,一股精纯而浩瀚、远比她自行汲取要浓郁精纯数倍的太阴星力,如同被唤醒的甘泉,自印记中汩汩涌出,温柔却坚定地流入她干涸的经脉!
这力量与她同源,却带着一种古老而苍茫的气息,仿佛跨越了无尽时空,直接来自那高悬九天的太阴星本身!它所过之处,那些新生的、脆弱的经脉,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土地,贪婪地吸收着这纯粹的能量,并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坚韧、宽阔!就连神魂上那些细密的裂痕,在这股古老星力的滋养下,弥合的速度也陡然加快!
青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她没想到,在经历“星陨”般的重创后,这星辰印记非但没有沉寂,反而像是破而后立,与她建立了一种更深层次、更直接的联系!
这或许……就是“星陨”之后的“新生”?是危机中隐藏的契机?
她不敢怠慢,收敛心神,全力引导着这股珍贵的本源星力,在体内进行周天运转。每一个周天完成,她都感觉自己的力量恢复一分,神魂凝实一线。
虽然距离全盛时期依旧遥远,但照这个速度,恐怕用不了一个月,她就能恢复七八成的实力!这远比太医令预估的“需要极长时间调养,修为能否恢复未知”要乐观得多!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微光,悄然亮起。
————
接下来的几日,青瑶依旧深居简出,安心“养伤”。在外人看来,她脸色依旧苍白,行动间带着弱不禁风的姿态,每日按时服药,接受太医诊视,与之前并无不同。
太医院派来的是一位姓张的太医,并非之前的太医令,但医术也颇为精湛,尤其擅长调理内损。每次诊脉,张太医都眉头微蹙,直言沈司正伤势沉疴,非一朝一夕所能痊愈,需长期静养,切不可再劳神费力。
青瑶自然是从善如流,表现得十分配合。唯有在深夜无人之时,她才会借助星辰印记,汲取那精纯的太阴星力,加速修复着自身的根基。
皇帝朱瞻基再未亲临,但赏赐和关切并未间断。他似乎默许了这种将她“圈养”起来的状态,既给予优渥的待遇,又隔绝了她与外界的直接联系。蘅芜苑的守卫有增无减,如同一个华丽的囚笼。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青瑶正靠在窗边软榻上假寐,实则暗中引导星力温养一条主要经脉,挽月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大人,坤宁宫派人来了。”
坤宁宫?
青瑶缓缓睁开眼,眼底闪过一丝异色。自从先蚕坛那个“假皇后”灰飞烟灭后,真正的张皇后依旧下落不明,坤宁宫一直由几位资历老的嬷嬷和女官暂时打理,处于一种近乎封闭的状态。此时突然派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